白肉灵芝属于多孔菌料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其菌盖呈肾形、半圆形或扇形,直径10~20cm × 5~10cm,近柄处厚2~3cm,菌盖从幼嫩到成熟过程中边缘由白至浅黄色,渐变为黄至红褐色,成熟后接近菌柄部分呈暗红褐色、暗紫褐色或几乎黑红褐色,具漆样光泽和同心环纹,常有弱的放射状皱纹,表面结成薄而硬外壳,菌肉呈白色,近柄处厚达2.2cm,软木栓质至木栓质,近表皮有一薄的褐色紧密层皮壳。菌孔口近圆形,每毫米4~6个,直径为120~250 μm ,菌孔隔厚15~150 μm ,孔口表面为白色至奶油色。菌柄高5~8cm,直径3.5~5.5cm,圆柱形至略扁,侧生至偏生,有时近无柄,暗红褐色至暗紫褐色,具有光泽,内部为白色,纤维质至木质。
![](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009/16/1746314311944.jpg)
图:谢荣摄
白肉灵芝性温,味苦;主治缺氧性高原病、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头晕、养心安神、止咳平喘、冠心病、肝炎、高血压及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白肉灵芝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包括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蛋白质、多肽、核苷酸、氨基酸、甾醇、生物碱等。随着对白肉灵芝活性成分功能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功效被挖掘出来:
1、防衰老的作用白肉灵芝水提物具有良好的防衰老作用,经白肉灵芝水提物作用后的衰老皮肤组织,皮肤结构完整,表皮增厚,真皮内胶原纤维增多,排列比较紧密、整齐,DNA 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这表明白肉灵芝水提物对衰老皮肤组织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增加胶原蛋白含量、抑制皮肤细胞DNA 损伤、调节与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2、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细胞暴露于H2O2会发生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白肉灵芝水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且该作用随着白肉灵芝水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机制可能为白肉灵芝水提物能够抑制与细胞凋亡有关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3、促进神经元分化和神经保护的作用
白肉灵芝水提物可以介导激活细胞内多条通路,促进神经丝蛋白表达以及介导神经细胞的凋亡与分化,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分化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其主要机制可能为白肉灵芝水提物含有某些类似于神经生长因子的小分子物质,该物质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分枝,细胞间分枝相互连接,形成神经突触,进而达到神经网络结构。且神经生长因子既可促进神经细胞分化,同时又能保护细胞免受有害物质损伤,在神经系统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4、预防心血管疾病
白肉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对HMG-CoA还原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可有效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和体内含量,从而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血糖。由此表明白肉灵芝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含量,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白肉灵芝作为近年来灵芝人工栽培的高品质灵芝品种,其活性成分多糖和三萜含量比其他灵芝高,具有多种较为重要的功效,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目前白肉灵芝人工栽培方式主要为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但白肉灵芝栽培历史较短,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以及优良菌种选育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配套性不足,活性功能及相关成分有待进一步挖掘。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研,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促进白肉灵芝产业的重要举措。
作者:赵明文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优质栽培生理岗位,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