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009/25/1457424811944.jpg)
“大丰收了,这最后一批干木耳订单有200万元销售额。”贵州剑榕菌业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夏雪莲说。
自2019年以来,剑河县通过大力发展林下仿野生食用菌,逐步实现“二园八基地十三区”、年产菌棒1.2亿棒的产业目标,预计年产值10亿元,并在剑河县13个乡镇(街道)推广打造林下仿野生食用菌种植基地,实现2057亩乡镇种植规模。
育菇房内采摘海鲜菇的工人
“抱着试试的态度,我们村年初种植6亩黑木耳,4月收9万多斤,获得18万元收益,实实在在给村中的贫困户增加收入。”岑松镇南岑村书记艾立燎说,除了种植黑木耳,还依靠贵州省农科院、贵州省科技厅给予的技术支持,发展林下红托竹荪、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 依靠林下经济,特别是林下食用菌的发展,该县各乡镇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组织方式,带动450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秋季,林下黑木耳种植暂时进入空置期,但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却将迎来新一波“高峰”。产业园依靠恒温智能化控制系统,园内的海鲜菇、秀珍菇等食用菌依然正常产菇,产量不减反升。预计11月后,海鲜菇基地每天产量将从现在的近4万斤增长到9万斤以上,抢抓市场。
冷库内已包装好的海鲜菇整齐摆放
如今,剑河县依靠恒温智能化控制系统,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走上差异化、高端化、有机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新路。
剑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是黔东南州食用菌产业初步实现裂变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动化封装完成的海鲜菇
尤其今年以来,黔东南州把食用菌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产业来抓,成立州级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生产服务、市场销售、菌材生产、品牌建设、招商引资、调度督办等工作专班,并编印食用菌产业发展相关方案。
通过冷链物流车 食用菌将销往全国各地
同时,黔东南州通过政企合作、党建引领、村社联建等形式带动产业发展,让贫困户、散户与龙头企业建立多种形式合作,使分散经营小农户结成产业联合体。
截至目前,全州完成食用菌种植面积3.452万亩,同比增长37.01%;取得鲜菌产量7.265万吨,同比增长21.86%;实现鲜菌产值8.473亿元,同比增长11.15%。全州食用菌累计销售量54400万吨,同比增长28.3%;其中,省内销售5404.5吨、省外销售48995吨、本土收购加工1500吨,同比均呈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