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101/27/1109043011944.jpg)
远安县茅坪场镇,享有“中国春栽香菇之乡”的美誉,香菇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市场化行情的变化,产品价格低迷、行业竞争加剧、种植户利润下滑、企业生存压力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接踵出现,“香菇不香”亟待破题。
早在2013年,范世荷牵头成立了昌林有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范世荷发现,单打独斗,势单力薄,这让他萌生了组建联合社“抱团取暖”的想法。于是,他组织茅坪场镇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的5家食用菌合作社联合,于2019年9月成立了山娃子食用菌供销专业联合社,迈出了一条携手克难攻坚、带动菇农增收的新路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合作社成立之初,也是困难重重。对此,范世荷记忆犹新:“刚开始我们联系别的合作社时,别的理事长就会问,成立联合社究竟有什么用?我只能说,现在要抱团取暖,大家的智慧集中在一起,市场竞争力要强的多!”
![](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101/27/1109184711944.jpg)
最终,范世荷用满满的诚意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获得了同行认可。联合社理事高科章介绍说:“现在来看,组建联合社后,我觉得有三个优点: 第一,节约成本和费用,主要是原材料的费用,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二,可以规避市场恶性竞争;第三,可以解决单个合作社势单力薄的难题,通过对上争取一些政策项目,将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与此同时,联合社还成立了远安县山娃子电商运营中心,通过宣传推广提高远安食用菌的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更多的利润空间留给菇农。记者在山娃子电商运营中心看到,联合社成员种植出来的食用菌,正通过线上销售销往全国各地,主要品种有羊肚菌、红托竹荪、灰树花等等。
![](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101/27/1109301511944.jpg)
针对菇农在食用菌栽培新技术方面的需求,联合社常年提供技术服务,带动菇农一同增收致富。村民韩德望说:“有技术上的问题都可以找他们,教我们怎样点菌种,教我们怎样日常管理,讲得很仔细……”
针对家庭不具备食用菌种植条件的困难群众,联合社直接提供菇棚和栽培菌种。家住何家湾村的村民李承功,他的菇棚就在合作社的基地里,他高兴地说:“到基地来了,不仅菇棚、供水都很好,还提供技术和销售保障,都是一条龙服务!”
截至目前,联合社下属的5个合作社种植基地合计占地787亩,香菇年种植规模达710万袋,羊肚菌年种植规模100亩,大球盖菇年种植规模200亩,其它珍稀食用菌年种植规模50亩,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以上。通过统一各社员单位的技术标准,提高了产品经济价值,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让菇农的腰包鼓了起来。
对于联合社未来的发展规划,范世荷更多的是流露出他对远安食用菌产业特殊的情怀:“我们会开发更多的优质食用菌产品,通过电商销售到千家万户,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来自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美食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