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浙江省龙泉市兰巨乡大巨村的隆欣家庭农场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黑木耳。今年,基地的试验品种——竹屑黑木耳经过前期栽培,长势良好。
作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龙泉的黑木耳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17年,丽水市农科院在全省率先尝试用竹屑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先后在龙泉八都、兰巨等乡镇进行试验种植。
据了解,此次用于试验的竹屑分为两种,一种是竹材加工后的下脚料进行粉碎的竹屑,另一种是山上砍下来的毛竹进行粉碎的竹屑。试验由5个配方比例的竹屑黑木耳和传统木屑黑木耳进行对比。
隆欣家庭农场负责人许卫平说:“我种植黑木耳好多年了,2020年第一次试种竹屑黑木耳,种了7000多棒。目前,两种黑木耳的区别不大,但是竹屑黑木耳要硬一点,菌棒寿命更长,而且每支菌棒可以节约一毛钱左右。”
丽水农林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应国华说:“目前,龙泉市大部分农户种出来的竹屑黑木耳每棒产量在60-75克。整个采摘周期结束,每棒产量预计能达到100克。从品质、产量等方面来看,用竹屑栽培黑木耳的实验非常成功。”
以龙泉市每年种植套袋黑木耳1亿袋计算,竹屑替代产品经推广后,可以减少5万立方米的杂木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