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地处秦岭南麓,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2.8%,是陕西省林业县之一,这里生物资源得天独厚,人称“绿色宝库”“天然药库”,林产品“山珍”极为丰富,西洋参和食用菌成为该县的特色主导产业,特别是“留坝香菇”地标产品享誉国内外。
江口镇党委书记张宏军介绍说,该镇大力实施产业推动,以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为抓手,努力增强发展后劲。青岗坪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引领、集体扶贫社保障三者作用,用活政策,“守、讲、带、结、用”五措并举,全村食用菌产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成为留坝县“扶贫社香菇示范基地”。全村共有140户440人,党员22人,2020年发展食用菌(夏、秋、冬)菇达55万袋,群众食用菌产业发展参与率达到35%。
青岗坪村党支部把“抓产业、促增收”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有力抓手,教育和引导党员带动群众搞好食用菌产业发展。青岗坪村从2018年开始发展食用菌产业,刚起步时群众都不看好这个产业,村支部书记刘国强带头大胆创业,村上2户党员参与发展了5万筒食用菌,加之村上党员义务投工投劳,建基地、抓生产,当年效益就达到10万元。党员们先后在老百姓家中、在田间地头讲解身边成功故事、宣传县上食用菌扶持政策,主动帮助群众算清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经济账,使群众打消了顾虑。村上的党员干部到外地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同时,支部党员主动与贫困户结成产业发展对子,自发动员贫困户以现金、实物、劳力等形式与党员发展户合作经营发展食用菌,有力破解了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在产业发展中,青岗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好扶贫社的技术、管理、销售等保障作用,创新模式,统一技术管理,将拌料、消毒、选料、选菌、接种等技术含量高的环节统一由扶贫社实施,然后将劳动密集、技术要求不高的环节交群众分户自行管理,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和设备利用率;村扶贫社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培养技术指导员全过程给与农户精细技术指导和管理,确保了菌筒成活率和产品质量;村扶贫社常年牵线搭桥,建立有覆盖周边省份的网络销售清单,主动帮助农户与市场对接,解决了农户香菇销售难题。
“我在香菇基地干活已经3年了,家务活也不耽误,每年仅务工平均收入在2万多元以上。”村民刘国芹说。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该村扶贫社已产生纯收益105万元。全村贫困户有33户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户均增收超过4000元,贫困村户参与率达到了92%,困难群众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
随后,采访团一行感受了江口镇乡村大集市。正值农历小年,这里赶集的人很多,香菇、木耳、腊肉、水果、蔬菜等产品应有尽有,人们购年货,迎新年,年味越来越浓。
据了解,为确保疫情防控下群众能过一个快乐祥和年,江口镇实行错峰赶集引导和市场监管,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先后组建了12名大学生志愿者疫情防控服务队配合行动,在集市入口设置测温登记卡口,实行“新桥进、旧桥出”的管控措施。志愿者们身穿“留坝县志愿者”背心,在寒风中耐心地向每一辆进镇车辆、每一名入镇的群众细心提醒,帮助健康登记、扫码,爱心担当,暖心服务,共同守好百姓采买年货的“安全门”。
“随着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的推进,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也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和美丽。”张宏军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