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仁市鲁础营回族乡的食用菌基地按照“一防两不停”工作要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加足马力抢抓生产进度,确保春节期间基地不停工不停产。
在鲁础营回族乡龙井海坝区食用菌基地上,工人们通过扫码、测温、消毒后陆续进入出菇棚工作,进入出菇棚,工人们就忙着给食用菌棒增氧,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每天我们都要戴口罩、扫码才进来。这里一天是做计件,每个月都得2000多块钱,现在每天100块钱,月底就结账。”基地工人王艳告诉笔者。
为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和稳岗留岗工作,企业提早安排部署春节期间施工计划以及后勤保障,积极制定保障措施,加强务工人员教育管理,掌握全员流动情况,做到全面落实责任、暖心服务到位,让务工人员安心工作、放心过年。
“现在,口罩、巴氏消毒液、酒精、测温计等防疫物资已经全部准备好,大概能用3个月左右。为了把工作全部做完成,我们春节期间也为工人准备了小礼品,加班费。”基地负责人单祝兰说。
据了解,食用菌基地位于鲁础营回族乡海丰村龙井组,于2020年3月开始建设,总占地面积200亩,项目投资777万元。食用菌从种植到出产品,周期为3个月,出产后,按1亩种植9000棒,预计年产75万棒。
“基地75万棒菌棒分三批出菇,到三月份左右估计有20万棒,大概一棒可以出五六两的香菇,可以出到40万斤左右,应该有200万元左右的收益。”单祝兰说。
据单祝兰介绍,春节期间,基地75万棒菌棒要全部破袋增氧,摆放到120个棚里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现在基地工人最少每天三四十人。从去年十月份开始生产,到今年一月中旬,务工人次有1000多人次,劳务支出有二三十万左右。
食用菌基地采用“政府+公司+村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食用菌种植示范带,带动辖区农户产业发展,首年按产业建设入股资金的6%固定分红,第二年开始固定分红资金逐年递增0.2%。分红资金的30%飞地扶贫马马崖镇田边村27户贫困户,70%固定分红给海丰村、清水河村50户脱贫户,户均分红2707.02元。解决了周边几十户农户的就业问题,为周边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近年来,鲁础营回族乡着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坚持质与量并重、长与短结合,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强化与群众的利益联结,夯实乡村产业振兴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