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103/02/0920286411944.jpg)
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扶贫科技园建成于2019年11月,建设年产1000万棒菌棒车间、东西部消费扶贫车间以及专家科技楼,并邀请中国农大的教授为食用菌产业把脉问诊。
“山庄乡海拔高,空气优良、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发展香菇产业,菌棒的出菇率高,且全过程不添加任何化肥、农药和激素,产出的香菇肉厚、腿短、口感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张家成说,生长香菇的菌棒的主原料正是苹果木、麦麸、棉籽壳等,通过向收购周边农户,实现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农业。目前,香菇市场需求量大,高原产菇的时间刚好和南方城市相反,南方缺香菇的时候,正是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
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扶贫科技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围绕创新高原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全乡234户贫困户参与效益分红和生产经营。周边的贫困户自建自种香菇,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种植培训、产品回收,按成本价供棒,每棚最低可获得纯利润3.5万元以上。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下半年,产业园出菇两茬,出菇量达3万多斤,收入12万元。目前,生产的香菇销往河南、天津、西安等城市,本地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张家成计划2021年扩建香菇种植基地,生产棚达到600座,预计年产可实现1000万棒的规模。
在香菇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张家成沉浸其中。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他带着一腔热血来到庆阳市华池县,带领着年轻人学技术,一起研发示范高原香菇品牌。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一直留在华池县,打造品质好、安全高、无公害的食用菌,将高原香菇品牌推向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