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105/24/1357513011944.jpg)
“中国天麻之父”、“黄连之圣”,药用植物学家徐锦堂先生于2021年5月23日上午10:10分因心脏衰竭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沉痛哀悼!
![](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105/24/1359013911944.jpg)
多年来,徐锦堂先生一直同易菇网联系紧密,曾多次亲赴北京拜访徐锦堂先生。为感谢和表彰徐锦堂先生为天麻产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在2012首届全国天麻会议上,中国菌物学会向徐锦堂先生颁授“中国天麻研究终生成就奖”。
徐锦堂持续关注和支持全国天麻会议,早年曾多次在“全国天麻会议”“全国猪苓会议”上带来精彩分享,为我国天麻、猪苓行业发展建言,为产业创新发声。2018年在第六届全国天麻会议召开前期,特别为“全国天麻会议”提名,并专程录制寄语视频。
徐锦堂先生千古!
易菇网
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
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
2021年5月24日
![](http://www.emushroom.net/file/upload/202105/24/1359012411944.jpg)
徐锦堂同志生平:
徐锦堂,1929年出生,研究员,药用植物学家,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后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工作。
由于黄连和天麻研究取得了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被誉为“黄连之圣”、“天麻之父”。先后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省部级奖多项。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徐锦堂先生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50余年,在我国传统名贵中草药黄连、天麻及猪苓的栽培技术和理论研究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彻底扭转了这些药材长期紧缺的局面,对中医药行业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均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统的黄连栽培方法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通过多年研究,他试验成功了“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阴技术”,实现了药、粮、林、畜牧业四丰收的良性循环,造福了鄂、川、陕地区20万贫困农民,实现经济效益26亿元。1959年开始承担天麻野生变家栽的研究,成功研究出“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栽培法”,在陕南、四川、湖北、湖南等省推广。天麻野生变家栽的成功,不仅满足了我国临床用药,还可大量出口创收。陕南20万农民,由于栽培天麻而脱贫致富,天麻栽培技术在陕西40个县推广,实现经济效益16亿元。为解决天麻多代无性繁殖后种麻严重退化、产量大幅度下降的问题,研究发明了“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使种麻得到复壮,产量进一步提高;为解决天麻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反复试验、分离、筛选,鉴定出与天麻种子共生的紫萁小菇萌发菌,证明了天麻种子必须靠消化萌发菌才能发芽,发芽后必须同化蜜环菌才能正常生长,天麻先后与双菌共生完成天麻生活史,是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营养关系中一种新模式,成果已被载入了世界兰科植物研究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