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中岭村食用菌生产基地,温室大棚里一排排食用菌长势喜人,该村党支部正在组织当地村民忙着采菇、打包、装车,旁边的菌厂,也在源源不断地生产食用菌的原材料。
马鬃苗族乡中岭村菇农杨利江今年就做了7个菌棚,目前,有两个棚正在出菇,每天都要采摘两次,其他的棚也在陆续出菇。
得益于食用菌产业的良好发展,让中岭村的很多村民在家门口成了“上班族”,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食用菌厂长期聘用当地群众参与食用菌的生产、管护等工作,在用工高峰时期,每天可吸纳40多人就业。“我从今年4月份就开始到这个菌厂来上班,我现在主要是负责菌棒打包,上下班比较规律,每天都100多块钱,对于这份工作我非常满意。”对于能在食用菌厂务工,张娟娟表示很满意。
当前正值盛夏,重庆由于高温不适应平菇生长,而重庆火锅又对平菇需求量极大,这就给了紧邻重庆的马鬃乡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桐梓县马鬃苗族乡中岭村支委委员马宗元只要菌一销往外地,他就会跟车一起去,了解菌的最新地市场情况。
据了解,桐梓县马鬃乡按照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党支部组织,合作社统筹,农户积极参与种植,引进菌种生产技术节约原产料成本,规模化发展近400个食用菌大棚,确保食用菌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