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函谷关镇庆功农业公司的香菇种植基地里,王会明正在往冷库里搬运香菇,外面热得喘不过气,库房里却冷得能看到呼出的水汽,王会明顾不得这些,他要尽快把新采摘的香菇入库。一旁妻子正在不紧不慢地择着菜,准备做午饭。这样的生活他们已经持续了两个月,在辗转了山东、四川等多地后,来自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老王两口暂时在这里安家落户了,他们就是香菇产业的“养蜂人”,哪里香菇好,他们就将家安在哪里。
王会明的亲朋好友都是从事香菇产业的,香菇产业发展上的每一项指标都会决定他们的工作地点。听到函谷关镇庆功香菇的香菇品质特别好,王会明夫妻俩就来到了这里。两人负责在后方收购运输,女儿女婿在郑州市开办门店进行销售。虽然工作起来辛苦,但是十几年在香菇产业上的摸爬滚打,让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虽然苦点累点,但收入可观。将仓库建在农业基地里,一棚一架的香菇生产过程他们都能全程看到,保证了香菇的品质和最佳收购时间,再通过冷链物流半天时间,带着露珠的新鲜香菇就能送达郑州市场了。小李今年28岁,也是函谷关镇小有名气的香菇收购老板。他开着自己的三轮车,走村入户收香菇,香菇品质的好坏他一眼就能够辨别出来。早上收购,下午销售,只要肯付出,一年也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老梁两口子是梁村村本地人,去年庆功农业香菇基地建成以后,两口子一边照顾家里人一边租了5个大棚种香菇,早上几个小时辛苦地采摘卖了270多元钱。老梁感慨,不是村里引进发展了香菇产业,我们怎么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所以老梁特别珍惜自家的香菇品质和口碑,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种植要求进行。
不论是王会明夫妻还是李老板,亦或是老梁两口子,依托函谷关镇梁村村的香菇种植产业,他们聚拢并生活在了这里。正是因为前期镇党委政府和梁村村两委的超前规划和长远目光,才让香菇种植这一产业在梁村村生根发芽,让父老乡亲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用再为养家糊口而东奔西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目前梁村村的香菇种植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已经建设香菇大棚200多座,通过土地流转,目前50座新大棚的骨架已经搭建完成,将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函谷关镇梁村村庆功农业公司一方面对农户进行资金扶持,另一方面鼓励引导村民学习种植技术,优选香菇良种,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积极打造香菇标准化示范基地,走多品种、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经营模式,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丰富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条,打造自有品牌,并通过与大型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合作推广,不断推动香菇产业和产品“走出去”,使函谷关镇香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为带动一方,富庶一方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