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羊肚菌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羊肚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农村有着“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在欧美国家,羊肚菌是最受青睐的高档食用菌之一,价格昂贵。
羊肚菌栽培热 面积激增近年来,羊肚菌人工栽培热席卷全国各大食用菌产区。我国对于羊肚菌的栽培可以追溯到1953年。当时,刘波利用仿野生的栽培方式在林中腐殖质落叶层内实现了出菇。而中国羊肚菌产业真正飞速发展的时间点是在2010年,在这一年,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谭方河研究员将营养袋的栽培方法应用到了羊肚菌栽培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稳产、高产的目标,这种模式也迅速得到推广。虽然我国羊肚菌栽培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极为迅速,目前,人工栽培的羊肚菌总产量占世界的99%以上。产品主要在国内销售,部分出口欧美。
据了解,自2012年起已有一批羊肚菌从业人员从羊肚菌栽培中获利,这一年,我国羊肚菌栽培面积仅约3000亩。随后,大量企业及菇农涌入羊肚菌产业,目前羊肚菌主栽区分布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河北一带,除海南及港澳台地区外,其它省份和地区均有栽培。2020-2021年生产季全国羊肚菌栽培总面积已激增至15万亩左右。
人们缘何对追求羊肚菌乐此不疲?
羊肚菌产业具有投资周期短、节省劳动力、效益明显、易于推广普及等特点,不与粮食作物争地、争时,可充分利用农闲期间增加农民收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和农闲劳动力,促进山区农业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但更重要的是它极具诱惑力的价格,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赵琪博士提供的数据,2021年羊肚菌干品的国际价格约200-350美元/千克,国内人工种植干品1600-2000元/千克,野生干品3000-5000元/千克。高预期效益,种好了即名利双收。
过去几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扶贫压力下,食用菌短平快的栽培优势让其成为各地政府进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扶持的产业,而羊肚菌更是被选为“万元收益”的样板。
眼下,羊肚菌从业者除菇农和科研工作者外,各行各业人员均有意进入羊肚菌行业,据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负责人刘经理介绍,过去几年参加该研修班的学员有科研院校、企业负责人、种植户,还包括自主创业大学生、退休教师、房地产企业家、建筑师、白酒销售经理、汽修厂老板、电气工程师等门外汉小白。
机遇与风险并存
要不要从事羊肚菌栽培?
“羊肚菌对环境和基质依赖巨大,并不是所有土壤都可以种植羊肚菌!我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是羊肚菌的生产、消费大国毋庸置疑,但仍需理性看待羊肚菌产业,当前,羊肚菌栽培总的来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距系统的产业化技术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琪在全国羊肚菌大会主题报告上如是说。
目前,羊肚菌仍然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行业,从业前不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是否有适宜羊肚菌产业发展的环境?
能否获得优质羊肚菌菌种?
是否已全面掌握羊肚菌从土地准备、播种、发菌、出菇的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
是否能够做到连续稳产?
若是带着”一夜暴富“的想法去做羊肚菌,是没有未来的!广大羊肚菌爱好者要想参与其中,要擦亮眼睛,并且深思熟虑。不盲目、不跟风,深入学习了解栽培技术,选择靠谱的技术指导和菌种团队,理性对待,在可承受的经济范围内进行投资,不赌运,理性入局。
据了解,第七期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将于2021年7月25日-31日在四川成都举行。“全国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研修班”自2016年开办以来,累计为行业培养羊肚菌栽培技术高级人才364人,参加研修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分布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及贸易商等。
通过往期学员回访调查显示,参训人员基本能有效掌握羊肚菌的菌种制作、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和销售工作环节的有关技能,能依据当地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适宜于当地的羊肚菌种植项目,逐步立足行业,享誉一方。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