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安县城西北面出发,路过瑞溪,顺着蜿蜒盘旋的公路一路向上,便来到了桴焉镇。该镇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70%以上,年平均气温13.6℃,常年湿润。 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桴焉镇四联村的天麻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天麻药食同源,林下仿野生种植的天麻也相当于在野生的环境中生长,药性与野生天麻基本相同。”贵州桴宇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骆科洪告诉记者,四联村资源优势明显,原本的野生天麻就很多,很多村民经常上山找天麻。加上一直以来天麻市场都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好,村民们积极性都非常高。 连日来,在四联村的500亩林下天麻种植基地里,20余名当地群众正在各片树林中忙着修剪杂草、整理林地,准备挖坑种菌、排材。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工作量和现在差不多。但外面花销大,离家又远,终究不是个事。”四联村茶坪组村民骆开合说:“在这里上班,一天120元,一个月有2000多的收入。老板是当地的,工资有保障,吃住在家花销小,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外面强多了。”
“合作社为了减轻群众的压力,通过‘赊账’的方式给我们发放种子,并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只管种、管护,成本相对较低。”听说天麻市场大,前景好,茶坪组村民黄照学不仅通过林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将自己闲置的1亩林地都拿来种植了天麻,农闲时还能去基地务工,学点管护技术。 据四联村党总支书记张远林介绍,为带领林下仿野生天麻朝着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四联村引进了天麻种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雷勇担任技术顾问,并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鼓励群众入股参与年底分红。带动更多的群众种植天麻,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在家的劳动力就业,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
“上半年是天麻的种植期,7月至9月是管护期,10至12月是采收、加工和销售期。除了管护期,其他阶段都需要大量劳动力。”骆科洪告诉记者,除了入股分红、务工联结,群众流转林地还可以直接以租金的方式实现增收。目前,四联村天麻种植已利益联结28户群众,解决长期就业30余人。 据了解,除了桴焉镇,班竹镇、流渡镇、中观镇均发展有天麻,但由于群众找不到好的品种,缺乏技术指导,加上土壤、气候等原因,天麻产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技术指导员雷勇说:“我从事天麻种植已有多年,在班竹还成立了一个公司。经过多方考察和实验,从土质、气候、品种上来看,桴焉镇是最适宜种植天麻的发展地区,将会成为正安县天麻种植的主要区域。”
“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四联村将继续依托良好的自然优势,把天麻产业作为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来培育和推进,种植规模也将拓展到3000亩,覆盖9个村民组,230余户群众。”张远林告诉记者,通过支部带路、党员带头、群众苦干,500亩天麻预计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以上。下一步,四联村还将根据各村民组土质特点,因地制宜发展黄精、白芨等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