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球盖菇)
日前,全国农技中心下发《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球盖菇冬季稻田生态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方案》印发工作的通知,旨在利用长江中下游稻区冬季闲田开展大球盖菇生态栽培工作,不仅可以就地转化利用稻秸秆,提高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还可以将腐熟转化后的菌渣就地还田,增加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稻区耕地质量,助力粮食稳产丰产。
《方案》总体要求,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创建一批大球盖菇冬季稻田生态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区,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可操作、易执行、能复制的集成技术,建立大球盖菇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提高大球盖菇质量效益,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提质增效、循环节本,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方案》以华中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要求相关省、直辖市农业农村厅(委)种植业处、农业技术推广(特色、蔬菜、园艺)站(中心、办公室)专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示范推广工作,总结技术模式,并于翌年5月底前提交相关总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