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竿竿,吃完一起躺板板……”
今年,一首关于吃菌的云南童谣红遍全网,不少网友被这魔性的歌词“洗脑”。随着雨季的来临,又进入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时节,云南菌子进入了上市高峰期。大批的拾菌人走进身上,采集最鲜嫩野生菌卖进市场。
靠山吃山,不少临山的农户做起了包山拾菌的生意。
去年,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乌龙办事处乌龙九队的鲁师傅从村里以1500一座山的价格包了两个山头拾菌。
鲁师傅说,“包山拾菌”,他是个新手,几年前,他包的山头上菌不多,也没有好的野生菌。这几年随着山林生态不断改善,山上的青头菌越来越多,去年家里一商量,觉得包两座山试试,平时可以养护林木,野生菌季到来是,拾野生菌可以增加家庭不小的收入。
“包山拾菌”是个苦活,几乎每天都要有人在山上守着,住在一个塑料棚,几个箱子摆在里面当做床。累了就在山上休息。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拾菌,这个时候的野生菌最新鲜,卖价也高。他包的山上,主要以青头菌和一些杂菌为主,经济价值不是特别高,今年采菌以来,大概算了下大概有5000-7000元收入。
晋宁区是昆明野生菌的主产区,通过实施封山育菌,包山拾菌等措施,当地生态越来越好,野生菌高产的林地也成为山区农户增收的“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