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黔江区利用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闲置期,大规模培育秀珍菇获得成功,首批鲜菌进入采摘期。这不仅让土地实现了四季轮作,还有效提升了土地的亩产效益。
近日,记者在水田食用菌种植基地看到,2000多平方米的菌棚里,成排的菌棒分层铺开,秀珍菇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陆续出菇,一丛丛争相爬出菌棒。技术员告诉记者,秀珍菇生长速度较快,第一批鲜菌已经开始大量采摘上市。
重庆市璞琢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方林贵介绍,一个菌棒总共可以采7次,生长周期是5个月,一个包的产量大概是1斤左右。
据了解,黔江今年第一批培育的秀珍菇菌棒有1万余棒,目前全部进入出菇期。“我们一个大棚大约有240平方米,大约可以产18000市斤鲜菇,总价值十几万元。”方林贵告诉记者。
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生态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菌类生长。黔江常年种植羊肚菌面积在4000亩左右,但每年夏秋季,种植大棚就会进入闲置期,为了有效利用资源,黔江区今年首次大面积培育秀珍菇来实现土地轮作。
“秀珍菇的出菇时间是每年的5—10月,刚好填补了我们黔江这个市场上没有鲜菇的一个空白。同时,秀珍菇和羊肚菌的种植时间刚好是错季种植,土地就会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土地闲置的问题。”重庆市璞琢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管理员凡建飞说,第二批秀珍菇将在明年春季后开始制种,明年他们计划要完成50至80万包的种植规模。
据介绍,秀珍菇不仅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第一批秀珍菇培育成功后,黔江区将在羊肚菌种植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来进一步增加亩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