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团队在东海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了一种新菌类——杏茸鸡油菌,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研究所DNA测序比对和形态学比较,这一新菌类被鉴定为中国新记录种。
鸡油菌为真菌界鸡油菌目的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菌盖宽3—9 厘米,最出扁平,后下凹。鸡油菌在烹制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和了蘑菇液汁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 故此得名。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杏黄菌或黄丝菌。本次发现中国新记录种,杏茸鸡油菌是鸡油菌目鸡油菌科下的一个物种。
据介绍,杏茸鸡油菌于2017年由日本菌物学家描述发表,此前报道分布于日本本州至琉球诸岛,生长于亚热带至寒温带气候区,梅雨季节至仲夏长出子实体。杏茸鸡油菌菌盖浅黄或橙黄色,菌柄白黄至浅黄色,菌盖3-8cm宽,少数较大的个体可达12cm,子实体高度5-7cm,是一种美味的珍稀食用菌。这是普陀区自今年3月全面开展陆域生物多样性野外调查以来,首次在普陀境内发现的国内新记录种。
今年6月,普陀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团队开展大型真菌多样性本底调查,足迹覆盖舟山本岛、普陀山岛、朱家尖岛、六横岛、桃花岛、虾峙岛、登步岛等大小岛屿20余个,共采集到369份真菌标本。目前鉴定进程已过半,已鉴定出47个舟山新记录种,其中23种为浙江新记录种,1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舟山市生态环境局普陀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型真菌是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主要类群之一。由于普陀区湿热的气候条件和隔离的海岛生态系统,比较适宜各类真菌生长,这也使得当地大型真菌种类极为丰富,且有独特的生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