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高爽,菌菇香里说丰年。沿着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园核心区一路西行,沿路闻菇香,举目眺望,一幢幢厂区错落有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菇香味。
这里,是带动8000多人发展,日产菌棒10万棒的贵州福顺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这里,是安龙县加快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一个样板之一;
这里,促使了栽培模式从传统栽培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工厂化标准转变。
走进菌棒生产车间,三条智能、自动标准化生产线在不停作业,公司员工忙碌而有序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称心的活儿,叉车在来回穿梭……一个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的现代科技农业生产场面令人震撼。
“套袋、打孔、封盖、检棒……”一袋袋通过精准配料好的菌袋在现代化机器和员工的操作下被传送带缓缓输送出来,然后又被叉车装载后运送到下一个车间。
“公司已经摒弃传统的装袋模式,现在采用的是现代化智能的菌棒生产。整个菌袋上架前都要经过灭菌、冷却、接种等严格的参数执行,确保菌棒的质量。”公司负责生产销售的负责人王崇介绍,公司现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生产流程,在技术团队、生产环节管控、菌种研发等方面注入了更多的科技含量。
贵州福顺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集食用菌菌种研发培育、食用菌种植销售、食用菌精深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食用菌行业先进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自主拥有各类食用菌核心高级研发人员30余人,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26项、授权实用新型6项、农作物新品种备案6项,并建成投用食用菌菌种研发楼、培训中心楼、菌种生产车间、设备车间、产品加工储存车间、菌种培育车间、保鲜车间、菌种实验基地等生产配套设施。
“以前我们搞的是‘玩泥巴’的农活,现在才晓得什么是现代化的‘高科技’,到公司做工既赚到钱也学得了技术。”温得琴是一名通过公司技术培训后上岗的新型技术工人。她主要的工作岗位是“检棒”,对生产出来的菌棒质量进行质检把关。
该公司自落户安龙县以来,就推行“企业+村级合作社+农户”“企业+集体+农户”“企业+园区+小区”的模式,先后带动产业菇农8000余人发展。今年,直接通过该公司菌种扩繁生产的菌棒数量达3500万棒,基本供应黔西南州90%以上食用菌生产企业,同时辐射销往云南、山西、广西、重庆等食用菌优强产区。同时,销售香菇菌棒200万棒和木耳菌棒1000万棒,产值达2600万元,辐射种植木耳1500多亩,香菇500多亩。
公司良好的生产运营,带动了当地就业的飙升,实现了稳岗就业。叉车师傅王富板的工作就是把生产好的菌棒“叉”到灭菌柜。今年年初,他来到公司专门从事叉车的工作,不仅学到了技术,一个月4500块钱的酬劳让他不再走南闯北。
在下一步发展中,该公司将以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为目标,推动向集食用菌菌种研发、食用菌种植、精深加工、流通销售、先进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发展。同时,启动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加工鲜品5000吨,产值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