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云南出口牛肝菌类产品因尼古丁含量问题输欧受阻以来,云南检验检疫局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积极探索研究菌类产品中尼古丁生成机理和于我有利的检测技术标准,配合国家质检总局与欧盟方面进行谈判,帮助企业破解出口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保住云南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市场。目前,中欧谈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欧盟国家已将食用菌干片中尼古丁限量由0.12PPM临时放宽到2.3PPM,时间至2009年底,在产季到来之时,暂时缓解了牛肝菌类产品的出口问题。为彻底弄清食用菌中尼古丁生成和含量问题,云南局食检处、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云南地区牛肝菌类产品产地调查计划和实施方案。
按照该调查计划和实施方案,7月7日,云南局食检处、技术中心相关人员与云南出口牛肝菌协会成员单位代表共20余人,在云南大山土畜产品有限公司(嵩明)牛肝菌产地召开现场培训会。培训会对出口企业牛肝菌的加工工序及要求,牛肝菌产地调查食用菌样品及土样、水样、大气样的采集规范等进行了培训和现场操作示范,云南检验检疫局还与云南出口牛肝菌协会合作,拍摄制作了牛肝菌规范采摘、生产加工等学习宣传资料光碟。
通过培训,参会人员学习掌握了牛肝菌产地调查样品采集的要求和规范。规范了出口企业菌类干片产品从采摘到烤制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操作,使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
作为云南检验检疫局牛肝菌类产品中尼古丁来源科学研究及调查的基础工作,“云南地区牛肝菌类产品产地调查计划和方案”的实施,将为下一步国家质检总局与欧盟谈判确定合理的食用菌尼古丁限量标准提供权威的科学依据。(云南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