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都县都江镇高坪村的黑木耳基地,排列整齐的菌棒呈现眼前。基地里20多位群众正带着小桶穿梭在各列菌棒之间,有的采摘、有的搬运、有的整理,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黑木耳适宜在每年的7月至9月做菌棒,10月至来年3月种植,一季可采收4次,种植效益明显,能避开耳场与秋粮作物种植季节,且高坪村海拔高、气温低,黑木耳则成为当地发展秋冬季农业产业项目的最佳选择。
高坪村支书韦天其告诉记者,“我们今年租用群众的闲田发展黑木耳,在我们村的下燕组示范种植20万棒,总投资71.05万元,带动群众就业1350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12万元。
在发展黑木耳种植前,高坪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们的土地也是厚种薄收,加上,土地零散、不成规模,发展相对滞后,现如今,村民们将土地租给合作社,不仅可以领到租金,还能在基地务工,获得务工工资,实现“一地双收”。
“今年村里租我们的田来种黑木耳,我们得租金,还能在基地帮忙采摘木耳,一天也有120元的收入,比我们种菜收入还要高呢。”正在采摘木耳的高坪村下燕组村民潘明英心里乐开了花。
据了解,通过示范带动,高坪村计划2022年秋冬季黑木耳种植300万棒以上,延伸覆盖到具备种植条件的坝街村、坝辉村、柳江村、上江村、打鱼村、来术村、仁和村等,形成因地制宜、独特发展的秋冬季农业产业,从而促进产业调整、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实现产业振兴。
“目前来看,我们菌棒第一批的出耳量很不错,质量也高,已经和收购商进行洽谈,收购价格也比较理想。”高坪村合作社股东潘代祖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