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贵州雷山:林下天麻秋冬种,育出来年“好钱景”


    【发布日期】:2021-11-30  【来源】:天眼新闻
    【核心提示】:冬日暖阳,林下渐忙。时下正是天麻育床下种的好时机,在雷山县丹江镇万亩天麻产业基地里看到,工人们正在基地里紧张的忙碌着,有的正在路边劈柴,有的则在林里做菌床,打窝、排柴、下菌、铺草……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多年来,雷山县坚定不移把天麻产业作为雷山林下经济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结合山林自然资源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等方式全力推动天麻产业发展。如今,雷公山乌杆天麻种植技术已日趋成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日益显现,实现了雷山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冬日暖阳,林下渐忙。时下正是天麻育床下种的好时机,在雷山县丹江镇万亩天麻产业基地里看到,工人们正在基地里紧张的忙碌着,有的正在路边劈柴,有的则在林里做菌床,打窝、排柴、下菌、铺草……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一天一个人可以做五十窝到六十窝,现在需要先排柴、下菌,等天麻发酵长菌丝之后,下期就下种。”贵州国特天麻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杨再明说道。

    李兴芝是雷山县丹江镇脚雄村村民,她表示,家里孩子还小,自己不能外出打工。如今跟着村里人一起到基地来种植天麻,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看家里,感觉十分方便。

    “我跟亲戚来这里种天麻,收入还不错,一天能挣一百二十多块钱,还能在家照顾孩子上学。”雷山县丹江镇脚雄村村民李兴芝介绍道。

    丹江镇万亩天麻产业基地位于雷山县丹江镇脚雄村。该基地规划建设面积为1.02万亩,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建设面积达6525亩,当下该基地的育床下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将在明年的秋冬时节迎来第一份收获。

    “我们每平米的产量不低于六斤。如果我们就按六斤算,那来年商品天麻的产量大概120万斤,按照我们的市场价来估算,产值大约6000万元。

    “我们同合作社签订协议,承诺保产、保量、保价回收。我们想通过这种模式,为公司做一个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户通过实际种植,掌握种植技术。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一家两口子的劳力,从种植到收获天麻,他们能拿到2-3万元的收入。”贵州国特天麻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震说道。

    据了解,该基地由政企合资建设,基地建设和经营管理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目前,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基地附近的脚雄村、猫猫河村、脚猛村、牛王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近200户40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获得劳务收入5000元以上,另有124户农户获得了林地流转收入35万元,户均达2800元左右。

    雷山乌杆天麻属于雷公山地理环境独具特色的中药材,在2014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几年来,雷山县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乡土人才技术队伍,同时在制种育种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拥有了自己的天麻种源和“两菌一种”繁育基地,为雷山县下步天麻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天麻种植面积达2.88万,覆盖全县8个乡镇54个村,全县注册天麻企业、合作社15家,全县有180余户种植大户,从业人员达500余人,带动农村就业1500余人。全县天麻产品年产量达1100吨以上,年综合产值突破0.8亿元。

     
    关键词: 天麻 雷山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