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华教授作报告
会议现场
12月13日上午,2021第七届全国天麻会议暨中国(丹凤)天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主旨报告在丹凤县召开,三峡大学教授王传华向与会代表作了题为“中国蜜环菌分类单元与与天麻种质的亲和性研究”的报告。
报告中,王传华教授首先介绍了这项工作的研究背景,他表示蜜环菌重要的森林及果园病原菌,重要的木材腐朽菌,具有食、药用价值,也是天麻和猪苓栽培所必需的真菌类群之一,优良的天麻栽培蜜环菌是天麻高产、稳产和优质栽培的必要条件。我国丰富的的蜜环菌资源,已经发现15个蜜环菌种(分类单元),奠定了我国蜜环菌分类与利用的基础。“但是,我国蜜环菌品种选育的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各种各样的蜜环菌“品种”充斥市场,鱼目混珠,天麻栽培失败案例时有发生,大多归咎于蜜环菌商品的质量问题,我国天麻栽培学者对蜜环菌属的种质资源了解不够,目前采用基于‘菌株水平’的选育策略效率不高。我国的蜜环菌生物种(分类单元)对天麻的产量和药用品质有何影响?”
基于上述情况,2014年,王传华教授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乌、红天麻与蜜环菌生物种的共生选择性及其环境调节研究”(31570543),以宜昌市山区县市为中心开展天麻-蜜环菌共生关系的研究。他表示,团队调查了鄂西地区的蜜环菌资源状况,收集到蜜环菌子实体45份,分离单孢菌株300余株,鉴定为CBS F、CBS J、CBS L、CBS N、CBS O和Armillaria mellea;收集鉴定我国天麻主产区天麻栽培用蜜环菌株19株,其中16个菌株鉴定为CBS B,占样本总数的84.21%,其余3个样本分别鉴定为CBS F,CBS A和A. mellea,分别占5.26%。;目前保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蜜环菌株80多株,是湖北省最大的蜜环菌种质资源库。经过研究发现,在分类单元水平,发现在湖北CBS F和CBS N与天麻具有较好的亲和性;蜜环菌选育可能需要采用“首先选择正确的生物种,再在正确的生物种中选择高产菌株”的策略。
“目前,正在从事‘无土’培养蜜环菌材研究、菌索发育环境条件研究、不同蜜环菌种腐朽木材能力研究和子实体诱导研究。”报告最后,王传华教授介绍了正在开展的工作并讲述了开展天麻栽培蜜环菌品种选育的思考,他表示蜜环菌分类单元与天麻种质的亲和性可能具有地域性。考虑选育与“乡土优质天麻品种”匹配的“乡土优质蜜环菌品种” ,服务道地天麻药材产业发展;蜜环菌选育过程中的天麻栽培模式应该标准化。
2021第七届全国天麻会议暨中国(丹凤)天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由中国菌物学会、易菇网主办,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承办。除了主旨报告外,同期还举行了中国(丹凤)天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药食同源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天麻美食烹饪大赛、并召开了中国菌物学会天麻产业分会工作会议,参会代表还前往良种天麻产业园参观交流。全国天麻会议是天麻业界的一次盛会,在丹凤的成功举办,不但为全国天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必将推进丹凤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丹凤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全国天麻会议自2012年举办首届以来,相继在湖北宜昌、北京昌平、贵州德江、贵州大方、云南彝良、陕西宁强共举办六届,引导了全国天麻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已成为我国天麻行业公认的唯一的专业交流展示平台。本次会议由于疫情原因而延期,为会议的前期组织筹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本次会议仍然会聚了全国天麻产业界的众多科研学者、企业家、种植大户以及行业精英,实属不易,本次大会各位代表围绕行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研讨,共商产业发展大计,为产业发展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