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春天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28亿元,同比增长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2.49亿元,相比2020年3.20亿的净亏损水平略有收窄。其中,酒水业务营收2539.48万元,同比增长50.51%;营业成本806.77万元,主要为外部采购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青海春天以虫草产品为主的大健康板块恢复时间依旧不明朗,兼营的广告业务和对外投资业务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故而公司对以听花酒为主的酒水快消品板块寄予厚望。
往日主营产品被迫停产
资料显示,作为昔日的“虫草第一股”,青海春天曾凭借极草5X系列冬虫夏草纯粉产品,营收在2014年一度达到20.63亿元,净利润达3.65亿元。
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表示,如果长期食用虫草会导致砷的过量摄入,受此影响,青海春天的主营产品极草牌冬虫夏草纯粉片被迫停产,公司主业业绩打击沉重。
在冬虫夏草深加工产品发展受阻背景下,青海春天做出诸多尝试。资料显示,2020年,青海春天开展了三普药业虫草参芪膏、虫草参芪口服液、利肺片等六个含冬虫夏草原料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收购工作,以及上述产品涉及的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等资产的收购工作,但至2021年底未最终完成。
目前,青海春天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大健康板块的优势为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深加工,由于有关冬虫夏草深加工方面的政策依旧未明朗,公司目前该方面业务处于发展缓慢状态。
近6万一瓶,听花酒争议不断
青海春天对酒类的重视,可追溯到2018年。
2018年,青海春天拿下宜宾凉露20年独家经营权,听花白酒横空出世。2020年10月,宜宾凉露酒业更名宜宾听花酒业,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宣传、品鉴工作。
听花酒进入大众视野,要从去年3月开始。彼时,一份关于听花酒滋补、提升免疫力的报告在网络疯传,线上售价维持在2199元-2599元/瓶(750毫升)。据年报显示,听花酒标准版售价5860元/瓶(750毫升),精品装58600元/瓶(750毫升),飞天茅台见了都自愧不如。
听花酒的高价值体现在哪里呢?据公开报道,听花酒业所用基酒来自四川宜宾和贵州茅台镇。产品是在传统白酒开放式固态发酵基础上,把存放一定时间的原酒,用“制化增益”新工艺改造酒体,让其既激活交感神经又激活副交感神经。电商平台线上客服亦曾回应,听花酒是在基酒基础上,加了大米、高粱、葛根、莲子、菊花和罗汉果等花果植物。
听花酒业负责人张雪峰还曾表示,开发这款酒,是在梦里得到太上老君的点拨。与当初做虫草生意遇到活佛指点,如出一辙。
耐人寻味的是,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听花酒业的高价变得“理直气壮”?不知是这神乎其神的神仙点拨,还是有什么“先进的科研含量”,抑或是添加了特别有价值的“食材”?等等。
对此,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指出,听花酒某些概念、宣传,实际上是为营销造势,而不是为了销售而制定的定价策略。消费者也不会愿意在新品牌上消费5000元,应该说更多是尝试性消费。
从业绩上看,随着2021年年报的发布,青海春天已经连续两年陷入亏损,累计亏损达5.69亿元。2016年,青海春天还被“ST”。
值得一提的是,虫草业务起家的青海春天已经加快更换赛道的动作,其表示,计划在未来3到5年内,将白酒板块打造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但从现实来看,青海春天以听花酒为代表的酒水快消品业务目前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后续能否实现公司愿景尚待观察。
眼下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扭亏,或是当前青海春天的首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