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番禺的李女士在路边采集了一些野生蘑菇烹饪食用,导致中毒,所幸抢救及时没酿成悲剧。专家提醒,这段时间持续高温,降水充沛是野生蘑菇生长的“黄金时期”,市民千万别碰。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 李泰辉:今年我们掌握的数据是广东起码有10起蘑菇中毒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发生在深圳,6人中毒、2人死亡,最严重的始终还是致命鹅膏。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首歌描述的毒蘑菇的典型特征。日常生活中,我们多次听说蘑菇色彩漂亮,毒性越强,但实际上我国最毒的蘑菇是全身白色的。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 李泰辉:有菌盖菌环底下有菌拖的,这个菌环就像很短的裙子那样,“超短裙”,“穿靴子”,“大长腿”,这是鹅膏的特点。其中致命鹅膏是纯白色的。致命鹅膏的毒性很强,如果救治不及时,一个毒蘑菇就达到了一个成年人致命的量。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仓库存放着各种菌类的样本,每次广东出现蘑菇中毒事件,院方都会将样本送来这里检测。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 李泰辉:4月1日送过来的一份样本,市民食用后引起了肠胃的不适、腹泻和呕吐等,经过我们对样本的检测,样本里面蘑菇的种类有十多种,其中有2到3种是有毒的。
李教授强调,即使是菌类,专家几乎都不能用肉眼准确找出毒蘑菇,所以市民更是不要轻信民间的分辨方法。吃完蘑菇后如果出现胃肠不适,一定要立即送院。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首席专家 李泰辉 :如果吃种植的蘑菇,安全性相当高;如果要吃野生蘑菇,就要挑选非常出名的。而且单纯食用一种蘑菇,中毒的可能性会小一点。对于一些陌生的、大家不熟悉的种类,大家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