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云南各地降雨明显在增多,较往年提前进入了雨季,随着降雨量的增多,野生菌产量也随之增多。5月24日,记者来到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放眼望去,满地都是成筐的菌子,牛肝、鸡枞、松茸、红葱、白葱、见手青、青头菌……各种市民常买的野生菌都已开始批量上市。
“现在正是吃菌子的最好时机,上周每天交易量只有500公斤左右,本周销量成倍增长,今天的交易量已经在8吨左右。”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总经理成爱丽介绍,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价格也降了十倍左右,例如像见手青上周价格是1000元/公斤到2000元/公斤,本周价格是100元/公斤到400元/公斤。
成爱丽表示,本周的雨水很及时,菌子产量逐步增多,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野生菌已经有20多种了,随着雨量的增多,野生菌的产量会进一步提高,价格还会继续下降。每年7月份到8月份是产量的高峰期,届时产量会达峰值,价格也会降到最低点。
据了解,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四季供货、全天交易、种类最多、品质最佳的野生菌交易市场,现有商户1200多户,交易经营食用菌260种左右。这里每年吸引着云南各州市和贵州、四川、重庆乃至国外的野生菌交易,交易量占云南省的90%、全国的70%,成为中外驰名的野生菌专业化市场。
“从‘路边摊’变成全球买卖的交易中心,我有幸见证了木水花的发展壮大,见证了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成爱丽告诉记者,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也是行业发展的见证者。从2005年成立的10亿元年交易额,到2021年80亿元的交易额,不光是搭上了官渡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顺风车”,也是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野生菌资源,逐渐成长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
同时,市场带动全省各地超23万农户实现有效增收,直接带动约23万人就业,间接就业人员(包括餐饮、旅游、康养、加工、物流快递等)达300多万人。市场的巨大交易体量还催生了不少新职业,松茸鉴定师、洗菌工、刮菌工、打包工、分拣师,像松茸鉴定师和洗菌工月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其他工人的月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