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态越来越好,加之今年雨水充沛,松茸可能会比往年多,现在得提前做好线上线下工作迎接松茸季。”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做特产生意的王女士5年前从昆明来到香格里拉,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农特产品,经过多方努力和探索,她选择了松茸作为主打产品。“香格里拉松茸已形成品牌影响力,好产品变成了好商品。”生意越来越好,王女士满脸喜悦。
迪庆州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拥有全国25%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5%的动物种数,在众多生物种类中,松茸属于“创造系数”极高的生物资源,被誉为“万菌之王”。每年在香格里拉市交易的松茸量超过2000吨,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2020年,松茸首次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野生菌保护的问题进一步被人们关注。
安翁从事松茸收购10余年,也曾担心过松茸的未来。“从前,由于采集手段不科学和保育促繁工作滞后,松茸的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几年前,安翁的顾虑消失了,他说,通过各种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了野生食用菌资源。
近年来,为实现野生食用菌的科学经营和规范采集,各级林草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宣传。每年松茸季,迪庆州松茸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倡导规范采摘,拒绝采收5厘米以下童茸。香格里拉市委党校的老师到群众中用“双语”宣讲走绿色发展之路,在保护松茸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的道理。记者在松茸产区走访发现,很多群众和收购商都知道,采摘、收购尚未成熟的童茸不好,会影响松茸产量和质量,收入也会降低。
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保护好松茸,发展好松茸产业,2021年7月26日,迪庆州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州商务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下经济产业野生食用菌促繁保育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26日,迪庆州农业农村局和州商务局联合印发了《野生食用菌促繁保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一系列先行先试和大胆探索的务实举措,明确了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和实施步骤。
不仅如此,迪庆州还将促繁保育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在促繁保育项目建设区,由项目所在的村民委员会组织群众,制定严格的松茸保护村规民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定采摘方式、采摘标准、留种规则、采集区域保护等,引导群众促繁保育意识,实现松茸的永续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