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新疆“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帮扶干实事解难事


    【发布日期】:2022-06-30  【来源】:新华社
    【核心提示】:仲夏时节,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种植的黑木耳迎来集中上市期。这几年,天山脚下这个小村庄,凭借木耳产业让乡亲们摆脱了贫困,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仲夏时节,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托万克麦盖提村种植的黑木耳迎来集中上市期。这几年,天山脚下这个小村庄,凭借木耳产业让乡亲们摆脱了贫困,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走进现代化的村产业孵化园菌棒车间内,只见务工的村民们穿梭其间,用扎孔机熟练地对已经植入菌丝的菌棒均匀扎孔,然后将菌棒整齐有序地悬挂在一根根吊线上。45天后,这些菌棒将长出优质的黑木耳。另一头的厂房里,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菌棒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鲜嫩的黑木耳。
       陈金生是木耳种植高级技术人员,来自浙江,参与了当地发展木耳产业的全过程,并不断尝试改良木耳培育技术,村里百姓亲切地叫他“陈工”。
       陈工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利用春季修剪下的树枝粉碎后填充菌棒,可将每个菌棒成本控制在2.1元左右,其一个生长周期预计产生约6元收益。
       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托万克麦盖提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访惠聚”)工作队因地制宜,就地打造产业孵化园,建设了10座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去年,孵化园销售黑木耳、香菇类菌棒约200万棒,营业额556.78万元。
       “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陈双萍介绍,这几年,村里凭借这一特色产业带动近100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00多万元,巩固了全村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产业孵化园内从事菌丝配比的试验员穆合太尔·麦合木提告诉记者:“离家很近,走路就能上下班,每个月约3000元的收入让我很满意。”
       对于尝试在自家种植木耳的村民,“访惠聚”工作队免费为他们提供木耳种植大棚和农具。今年,村民古丽妮娅孜罕·加马力购买了2000棒的木耳,预计纯收入有5000元。她告诉记者,木耳有5个月的采摘期,工作时间自由,还能照顾孩子。
       陈双萍说,目前“访惠聚”工作队除了继续将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之外,还尝试与乡村旅游进行深度融合,让村民获得更高收益。2019年,当地利用整合的土地改建成了一座占地200亩的旅游生态园,并申请了“柒村”品牌。
       记者在“柒村”旅游生态园看到,由村民房屋改造成的民宿造型独特,游人在这里不仅能看节目、品美食、赏美景,还能体验采摘菌菇、垂钓、露营等乐趣。
       如今的托万克麦盖提村每天有固定的公交车辆通往县城,还有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垃圾清运和排污。遍布村子的活动室、文化室、图书室、卫生室、就业市场、民族团结大院等公共设施,以及定期举行的文娱活动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托万克麦盖提村是新疆“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新疆自2014年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以来,全区共选派50余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到1万多个村队(社区),先后投入204亿元实施村级惠民生项目3万余个,协助发放各类惠民补贴、补偿资金超244亿元。一批批来自全区各级机关、单位的“访惠聚”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高校教师仍奋战在基层一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用心用情用力为各族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关键词: 新疆 木耳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