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长顺县国有林场仿野生林下灵芝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对处于生长期的灵芝进行管护。
“从目前这个灵芝的生长情况来看,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贵州省派驻长顺县科技特派员贵州大学林学院教授祝小可正在基地向管护工人讲解除枝等一些管护技。
为确保灵芝长势良好,长顺县林业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搭建高校技术支撑平台,采取了“高校+龙头企业+基地+林农”的经营模式, 有效保障了灵芝生长过程中的技术的指导与监管。
灵芝基地的建设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闲置马尾松林资源的收入,可以带动周边农民参与种植、管护和采收等工作,获取稳定长期的收益,从而实现本地劳动力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有效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门前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目前该基地已带动周边30余人务工,可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随着基地的种植规模不断地扩大,带动人数将不断增加。
“自此这里搞开发做灵芝,我们就一直都在做,从那个做菌棒管护到后头来摘灵芝都在做,还学到好多技术,比在家里面种庄稼好,又得工资,还能照管家头。”管护工人马明英说。
林下生“金”,长顺县利用森林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新业态,在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林下产业,实现农林资源优势互补,获得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据悉,截至2021年底,长顺县森林覆盖率达64.43%,其中已累计种植各类特色经济林29.57万亩,建设示范基地4000亩,带动林区2.9万人参与务工,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助农增收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