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新泰市现代食品产业链专班指导辖区企业,大力引进新技术、新模式,让食用菌生产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发展高端食用菌产业集群。
在农光互补泉沟镇晶科片区,青岛栮多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光互补食用菌产业园项目,生产基地及加工建设已全部完成,目前,2万平方米的养菌室、8000多平方米的菌包生产车间,搭配400公顷种植示范园,将为这里带来“棚上发电、棚下种菇”的新的生产模式。
“项目主要开展木耳品种的研发、种植及加工,是新泰市2022年农业重点项目。”新泰市现代食品产业链专班负责人李秀新说,“采用龙头带动、园区发展、千家万户生产的产业化形式,走出了一条依靠黑木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实现了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双赢。”
项目负责人张勇表示,光伏发电需要占用土地空间、食用菌生产需要避光环境,农光互补食用菌产业园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光伏发电不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在实现光伏发电上网的同时带来新的盈利渠道,实现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极大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单位土地收益。”他说。
而在谷里镇西朱村,新泰市德兴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近年来也发展起了高端示范循环农业。
“我们主要从事食用菌产业链条的相关服务,建有食用菌研发中心1处,300立方米保鲜冷库2处,温室大型拱形棚5座,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合作社负责人朱勋说,“在新泰市现代食品产业链专班的帮助下,我们后期将开展旅游开发项目,包括策划咨询及各种形式的休闲观光活动等。”
李秀新表示,德兴源按照高端产业化模式管理,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并通过“试验+生产+加工+销售”的方式,建成功能复合、高效、科技领先的,集采摘、观光、美食于一体的高端示范循环农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从‘靠天收’到‘稳增产’,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发展,新泰市走出了一条科技化、合作化、园区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现代食品产业链专班副组长白常顺说,“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希望他们能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