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平县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资源,大力推进发展优势产业,取得了较大巨大的经济效益,在逐年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浪洞镇食用菌产业园为发展中心,向平溪镇、旧州镇、重安镇等乡镇扩散种植的新格局,同时积极谋划产业布局,构建出了从科学规划到增收致富再到解决就业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发展良序循环发展,受益于民。
打造一个食用菌示范基地
黄平县浪洞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东西部协作引进贵州远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后,在2018-2019年投入24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了浪洞镇食用菌(品种为黑木耳)产业示范园,建成400亩食用菌示范基地、25座智能化食用菌栽培专用大棚,该产业示范园的建成有效的推动了黄平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模式也从单一的农户散片发展转变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龙头企业集中带动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食用菌的发展规模,2020年在浪洞镇的东西部食用菌产业园示范基地带动下,平溪镇、旧州镇、重安镇新建了共计1000亩的食用菌基地,黄平县的食用菌年产值已达5000万元,吸纳就业600人,每人平均月工资1500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促进群众稳岗就业、增收致富。
引进有机肥深加工企业
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食用菌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后,烦恼也随之而来,菌棒仅能种植一季,采收完之后就变成了菌棒废料,每年有大量的菌棒废料产生,它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了资源浪费。为完善产业配套链,也为了菌棒废料资源再利用,黄平县2020年投入东西部资金420万元,在黄平县新州槐花工业园区建成生产车间3300平方米,由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精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经营。该生产车间建成后可以把全县的食用菌菌棒废料集中收购,统一处理,分离、发酵、精处理后进行打包作为肥料出售,满足农业用肥需求,年产值可达上千万元,带动稳定就业50人。
帮扶巩固拓展一条产业链
2021年,佛山市正式开始帮扶黔东南州。黄平县粤黔工作队在经过实地调研考察后,谋划黄平县产业布局,决定继续扩大食用菌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带动就业人数增加。
一是扩大源头生产规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460万元到旧州镇、浪洞镇建设佛山高明黔东南黄平东西部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了20座温室大棚、6600平方米的黑木耳加工车间,配套食用菌烘干生产线2条,在产业源头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是增加有机肥生产种类。佛山市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00万元,建设有机肥加工厂2期,不仅可以提高了有机肥的生产规模,还增加了生产种类,可以回收秸秆、牛粪、猪粪来进行发酵变成肥料。
三是大力发展精品种植业。佛山市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40万元用于黄平县5000亩油茶、黄精种植,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型有机肥加工厂可配备不同营养成分的肥料,按品配备,由于油茶、黄精的大力发展,极大的增加了有机肥的市场订单,不仅油茶、黄精能够种植得很好,还提高了有机肥加工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融合产业的健康发展。
布局未来产业
下一步,黄平县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佛黔农业产业园、佛黔工业园区,提高带动就业能力,实现企业、群众双赢的良好景象,对照四新、主攻四化,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坚实的产业基础,通过产业规模扩大,预计可吸纳农村劳动力 1000 余人,实现稳岗就业,促进黄平县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