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阿克苏地区多种农产品集中上市,各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中,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了应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合作社+”,正带动越来越多的小农户连接大市场。
“我不懂技术时找合作社请教,产品缺少销路时请合作社帮忙,想在家门口务工时合作社就有活干,跟着合作社转,可以解决很多问题。”8月30日,在沙雅县盛大田园蔬菜种植合作社收打瓜的依米提·买买提说。
依米提是沙雅县古勒巴格镇农民,这几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沙雅县雨后春笋般兴起,依米提认识到,农业生产从种植管理到采收销售,靠传统思维、单打独斗难以实现持续增收。
近水楼台先得月,古勒巴格镇成立的沙雅县盛大田园蔬菜种植合作社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结合市场需求流转土地,种植打瓜、蔬菜、甜瓜等作物,并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依米提在合作社边务工边学技术,自家种植的蔬菜还可以通过合作社销售。
农业产业化企业组织货源、政府部门开展产销活动,合作社总是充当“急先锋”。日前,沙雅县融媒体中心携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在“沙雅好地方”APP上开设“搭把手”服务栏目助力各类农产品销售。
沙雅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副书记、主任吾斯曼·托卡介绍,这段时间,借助“沙雅好地方”平台搭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帮助农民销售了大量的饲料、瓜果和蔬菜,下一步还要对接销售果园鸡、鸽子等。
这段时间,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种植的1500亩小米辣椒喜获丰收,当地采取“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营模式,让群众种植的辣椒销路不用愁,增收有保障。
“我今年种的10亩辣椒长得不错,价格也不错,一公斤比去年高两元钱,卖到了附近的合作社。”吐格曼乡阿热兰干村村民阿迪力·达吾提说。
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合作社建在家门口,把好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正是阿克苏地区当下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在新和县渭干乡果勒艾日克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木耳菌棒排列有序,肉嘟嘟的黑木耳长势喜人。农户们采摘的黑木耳,由村里的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果勒艾日克村采取合作社带动困难户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困难户进行精准帮扶,共吸纳了50户困难户种植黑木耳。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生产管理服务,还对黑木耳进行统一包装销售,切实让种植户增收致富。
8月28日,在新和县渭干乡果勒艾日克村黑木耳种植基地,农户将采收的黑木耳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
从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在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和规模化发展中,不断加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力度,全地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700余家,覆盖带动50%以上农户。随着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发挥的连接作用将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