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闽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南漳县一家外贸出口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月至10月,公司出口额超过9000万美元,一举拿下襄阳食用菌出口第一名。N0.1是如何养成的?日前,笔者实地探访,寻找成长答案。
“简单”的钱越来越难赚
今年,对闽钱实业来说,市场的“体感”格外严峻,以往出口占到一半的粗加工产品一下降到了30%以下,“简单”的钱越来越难赚。
该公司总经理陈景新说:“货柜很难订到,运输成本一直在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光做粗加工的产品,那也是难生存的。”
从今年开始,闽钱实业不断调整“泳姿”,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他们改进设备,产品迅速从粗加工,向即食、深加工产品升级,附加值不断提升。寻常香菇通过萃取,摇身一变每斤能卖到200元以上。上个月,这条生产线刚一投产,就为闽钱实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高端产品漂洋过海,迅速占领境外市场。全年出口预计将突破1亿美元。
供应链有了高要求
效益上来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以香菇提取液为例,每3斤香菇才能萃取1斤提取液,高收益之下,是对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高要求。
“光香菇这一块,我们这个园区原材料需求量大概在4000吨。”陈景新说。
南漳是中部省区重要的食用菌出口基地,也是国家食用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食用菌种植规模常年稳定在1.7亿棒左右,种植技术已经基本完成从椴木向袋料的升级,但小、散、弱的产业现状也制约了向工厂化生产的转型。
南漳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付祖杰说:“随着成本增加和技术提升,小打小闹适应不了市场竞争的需求,我们只有采用新的技术和集约化管理,才能生存下去。”
“一朵菇”带起一条链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动力在龙头企业牵引,核心在种植户生产观念的改变。2021年7月,在南漳县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推动下,以闽钱实业为核心的南漳县食用菌产业协会正式成立。企业出资,组织全县65户种植大户外出考察,拓宽视野。
南漳华羿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大户,“今年我们菌棒有80万棒,估计销售额能突破20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王清华开心地说。
“一朵菇”带动一条链,龙头企业也有了稳定的供应链基础。闽钱实业不断扩大生产,又让企业的辐射力逐步延伸到汉江流域,及南襄盆地的众多城市,农户种植不愁销,集约生产不浪费,出口创汇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陈景新说:“我们在南面又征集了60亩地,预计月底开始建设。二期5栋厂房建成后,我们的产值有望达到2亿美元。”
编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南漳,像闽钱这样的龙头企业,解决的是农业向产业蜕变过程中的市场问题,稳定的是农户由小变大的预期,而政府抓住的则是供应链安全的大事。当前,各地都在不遗余力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服务无事不扰,但无事不扰并不是无事可做。从宏观考量,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是南漳香菇产业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