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平西坝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黑木耳整齐地排列在菌棒上,一朵朵木耳肥厚光亮、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摘晾晒,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今年以来,黄平县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坚持把黑木耳作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帮助农民走向“短平快”增收致富之路。
“从现在的销售情况来看,黑木耳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基地共有640亩,摆放木耳菌棒600多万棒,灌溉都是采用清泉水喷洒,目前长势喜人,已进入采摘期。”平西坝村党支部书记吴寿琴信心满满地说。
据悉,黑木耳是冬春季节生长较快的菌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今年9月,旧州镇引进黑木耳种植项目,在平西坝村建立了黑木耳种植基地,从平整土地、搭棚、放置菌包到采摘、凉晒包装,基地每天的用工量都在50人左右。进入采摘季后,用工人数提高到100余人,有效解决农户农闲就业问题。
王庭秀是平西坝村村民,笔者见到她时正在食用菌基地忙着采摘木耳。她说:“疫情防控期间,出去打工很不方便,家门口有基地,对村里人来说是好事,村民来这干活,每天能挣80元至100元补贴家用,还能方便回去顾家。”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发展黑木耳产业,以“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帮助协调解决好基地用工、土地种植、木耳采摘、运输、凉晒问题,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旧州镇党委组织委员杨明介绍道。
平西坝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仅仅是该黄平县发展黑木耳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年,该县在适宜种植黑木耳的旧州、浪洞、重安、平溪、上塘5个乡镇种植有1600多万棒,切实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基础。目前,该县黑木耳已进入丰收采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