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春意盎然万象新,春雨过后万物润。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佳昌隆菌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羊肚菌大棚内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武汉佳昌隆菌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食用菌制种、栽培、加工、经销以及新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的民营企业,是武汉市珍稀食用菌技术协作攻关平台技术协作单位。该公司负责人晏小辉带领村民们种植珍稀食用菌羊肚菌规模近100亩,被列为新洲区凤凰镇羊肚菌生产示范基地。
“是什么因素选择种植羊肚菌?”听到易菇网工作人员好奇的疑问,晏老板打开了话匣子。
我以前是从事广告行业工作的,积累了一点资本后想要尝试一下农业,通过实地查看、上网查询、熟人引荐等多种渠道了解信息,认为食用菌产业相比传统种植业更有吸引力,种植食用菌周期短、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本地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合种植食用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承包大棚种植食用菌。
刚开始选择试种的是白参菌,因为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啥也不懂的‘门外汉’”,没什么种植窍门,哪知道想当然的这么种下去,基地久久不见出菇,谈到此不禁感叹:“学习种菇理论时感觉好像很简单,实际上种起来可不容易哪!”
从2016年开始,晏小辉开始引进试种羊肚菌,他始终紧跟产业发展技术潮流,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慢慢摸索适当的备料、种植和加工方式,逐渐掌握了羊肚菌的生长习性,在耐高温菌种筛选、营养袋配方改良、菇棚结构与设施改进、井水合理利用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摸索和独特的适应性创新,初步形成了菌种优良、配套设施合理、管控技术成熟、丰产稳产有保障、能完全适应本地气候特点的全套栽培技术。在交谈中了解到,从备料配料、生产管理、采摘分拣再到销售运输,晏老板全都亲力亲为。
现如今,棚里种植的菌袋都是按照自己的配方备料。“自己备的料再加上自己的种植方式,已连续几年都能正常出菇,这是我们反复实践得来的经验。”晏小辉表示。
对于羊肚菌种植实践,他也有着自己的心得:
关于大棚的温度控制,“首先是要给每个棚子配备好智能化监控设备,监测每个棚内的温度以及湿度,监控设备每十分钟会自动上传一次信息,实现远程监测,保证自己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高频率上传的模式使得这个探测设备更加耗电,为了保障信息传递及时,专门给每个设备都配一个两万毫安的充电宝,以满足生产管理需求。
关于降温措施,“在大棚上方盖上两层薄膜,然后在两层薄膜之间安装喷头,防范高温时打开喷淋开关将井水喷洒在隔膜上,喷水从大棚两侧排出,这样既起到了降温作用,又不影响棚内的湿度。”
说着晏小辉向我们展示了线上监控平台,“你们看,现在这外面艳阳高照,但是我这个棚内依然能保证温控在20摄氏度以下,你看这些棚里都只有16、18摄氏度。”
目前,这里的羊肚菌长势很好,第一茬已经采摘了一部分,第二茬大约一周内也可进行采摘。菇农们沉浸在喜悦的采摘氛围中,一手拿刀,一手扶菌,小心翼翼切断根部,放进框内,然后进行分拣、运送至厂房加工,一刻也不停歇,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晏小辉摸索出成功种植羊肚菌的经验后,不忘带同周边村民一起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就近务工机会,每年用工支出达30万元,目前基地羊肚菌已进入全面采收期,村民们走进基地赚“日薪”,不出家门就能就业增收。“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在外面打工也不好找。农闲的时候,我们就来基地做工,一天差不多一百元工资,补贴家用。工作不累,蛮轻松的。离家也近,还可以照顾家里。”凤凰镇村民龚桂娥已经在基地忙碌好几天了,她麻利地割下羊肚菌,说道。
随着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晏小辉从一个“啥也不懂的‘门外汉’”成长为羊肚菌种植经验丰富的土专家,不仅自己鼓了腰包,也带领了当地村民共同增收致富。也推动了徐古、凤凰、仓埠等新洲传统的食用菌产业区发展。
谈到以后的发展,晏小辉表示:“我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