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羊肚菌的长势 非常好,每天都能采100多斤鲜菇,而且我们和大酒店签订了协议,根本不愁卖。”日前,笔者走进歙县王村镇八村村秋峰家庭农场食用菌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黑色大棚整齐划一。菌棚里,一簇簇羊肚菌宛如撑开的小伞,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吴晚秋正和工人们忙着采收刚成熟的羊肚菌,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近年来,歙县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发展产业为支撑、以群众增收为核心,引进羊肚菌种植,采取“支部+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小小羊肚菌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兴大产业。“我流转了20多亩土地,共有50多个大棚,每亩地能产鲜菇700多斤,按照80元左右一斤的价格,一亩地就能收入五万多元,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吴晚秋笑着告诉笔者,羊肚菌是“四大菌王”之一,不仅营养价值丰富、口感鲜美,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旺盛。基地与客商签有产销订单协议,采收后直接烘干打包运输,经济效益显著。
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更多有意愿的闲置劳动力通过务工增收致富。“去年务工收入1万多元,今年刚开始打了十来天零工,收入也有千把块钱,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在家门口务工还是比较满意的。”今年67岁的沈韦建是王村镇八村民,今年开春后一直在基地务工,每天有近百元的收入。
据介绍,人工栽种的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羊肚菌的管理和采收期,同时也是基地用工高峰期,按每人80元/日计算,有效工作日180天,也可增收一万多元。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为将羊肚菌种植发展成长效产业链,歙县不仅在产品多样性上下功夫,更是积极拓宽销售途径,积极对接商超发展实体销售,更借助“互联网+”及电商服务,开启网络销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推出羊肚菌产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羊肚菌种植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歙县王村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