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地的春耕备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而在三都县当地的220万棒黑木耳已进入了采收期,基地里群众正忙着采收黑木耳,“春耕”变“春收”,感受“春天丰收”的喜悦。
在三都县普安镇交梨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桩桩黑木耳菌棒交织而立、整齐排列。黑木耳在菌包上竞相绽放,一丛丛、一簇簇,长势喜人,工人正小心翼翼的将一朵朵黑色木耳从菌棒上采摘下来放入桶中。
“我们的这个产业,周期短、见效快、带动面广,这个项目带动了八十户、三百零四人,户均增长一千元以上,解决交梨村就近务工两千余人次。”三都县普安镇交梨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侯国华说。
因黑木耳采摘、晾晒等工作用工需求量大,放假在家的大学生王蓉蓉也加入到了采摘队伍。
“ 这边黑木耳丰收,来这边做活路可以增加我的社会实践,同时也可以增加我的收入,我觉得这次采摘木耳非常有意义。”学生王蓉蓉说。
黑木耳色泽黑褐,薄而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市场前景可观。三都县瞄准市场,利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围绕发展短、平、快的食用菌产业作文章,今年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220万棒,并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目前长势那么好,预计产量比去年增加10%,这个产品是最好的品种,不愁卖,一般都往东北三省这边出售。”三都县普安镇交梨村黑木耳基地技术员潘代祖说。
近年来,三都立足生态优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重要抓手,构建“主体+农户”利益联结共同体,引导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生产合作、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等方式,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见效快、可复制的短、平、快产业,目前种植的黑木耳220万棒已进入丰产期,预计产量(生鲜)达1500多吨,带民增收,共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