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低压开关柜的红外测试下来,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电流核算下来也在正常运行范围内。”2月28日,国网上海电力明灯(金山金鹰)共产党员服务队来到位于廊下镇的联中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开展了一次厂区内农业生产用电设备的“全身体检”。
联中食用菌合作社里一片忙碌,西部厂区的一头,工人们正在驾驶着大型铲车,把车斗装载的原料倒进高温发酵隧道里;另一头的传送带下,土方车正等待着发酵好的基土装满车斗。东部厂区的恒温恒湿菇房内,一盏盏白色“灯泡”静候着工人们采摘。
“今年开春食用菌行情比较好,我们双孢菇产量加大了,工人们都很有干劲!”联中食用菌合作社的行政专员汤锋磊说。
据了解,联中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拥有现代化菇房46间、栽培面积32000平方米,其双孢菇产量占上海市生产总量的95%,为上海和华东地区供应高品质双孢菇。合作社于2014年引进双孢菇智能化控制设备和技术,目前已形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电脑控制,完全实现了工厂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每个栽培周期35天左右,每周期单产达30公斤/平方米,全年可循环生产十余个周期,全年每平方米的产量是传统生产的40倍。合作社生产的“联中1号”双孢菇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022年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农民的积极性,他们也都投入到了蘑菇种植行业,带动形成了“蘑菇小镇”。
为了确保农业生产,金山供电公司结合近期“学雷锋”活动,以共产党员服务队为载体,帮助农业客户开展用电设备检查。
在轰隆隆的发酵隧道和菇房外,公司营销党总支书记戚益、运检党总支书记周彦和大客户经理夏世超带着共产党员服务队和红外测温、超声波局放等电网上专门用来检测设备状态的设备检查隧道和菇房的用电设备状态,指导合作社电工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同时,戚益和周彦还先后检查了菇房和隧道顶上的光伏发电设备,确认了设备发电效率,还来到菇房内了解了双孢菇生长环境需求。
“供电公司的服务很到位,在电力的高效驱动下,合作社的产能充沛无虞。”看着戚益等人认真检查的身影,汤锋磊不时点赞并感谢。
据了解,近年来,金山供电公司推出“田园e家”行动,学习雷锋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以电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廊下镇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代表,金山供电公司提前做好近期和长期的用电服务。该公司坚持电网规划先行,以加强农村供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产业振兴为切入点,持续加大用于农业产业的电网建设,与金山区农委、各相关村委进行了对接和交流,为农村增“颜值”、为农业增“产值”、为农民增“票子”。
同一天,戚益、周彦等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还在廊下万亩良田区域开展了一次春耕春灌用电设施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置了一处10千伏架空线上的用电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