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在遵义市新蒲新区喇叭镇瓦龙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一个个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喜人。种植大户田茂柿正和工人们忙着采收刚成熟的羊肚菌,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我们是自产自销,每亩的出菌量在600斤左右,鲜菇每斤60元,亩均效益超3万元。”田茂柿介绍,羊肚菌营养价值丰富、口感鲜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旺盛,基本不愁卖。
该基地以“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模式示范推广种植。“今年我们利用村里8亩闲置土地资源,搭了18个大棚引进羊肚菌种植。按目前情况来看,示范推广种植的效益挺好。”瓦龙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刘体良同时也是基地负责人,他对羊肚菌种植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人工栽种的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羊肚菌的管理期和采收期,同时也是基地用工高峰期。目前,该基地共解决周边30余名群众的务工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刘体良表示,下一步,该村合作社将在今年试种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有序扩大种植规模,立足现有资源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供销鲜菇的同时,建立烘干线,解决鲜菇保存期限短的问题,形成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让羊肚菌种植成为村里面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切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