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立足边境村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食用菌合作种植项目,进一步拓展了边民产业增收的新路子,有效推进兴边富民、守边固边、强边固防。
眼下,正是黑木耳的收获季节,在武德乡武德村板急屯,边民黄庆勇5亩多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也迎来了采摘的高峰期。放眼望去,一桩桩黑木耳菌棒交织而立、整齐排列,菌棒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因黑木耳采摘、晾晒等工作用工需求量大,黄庆勇还请来了周边村民帮忙采收,也让他们有了在家门打零工增收的机会,大家都为这样的特殊“春收”感到开心。
龙州县武德乡武德村板急屯村民苏翠莲表示黄庆勇的木耳长得很好,他有收入,我们也有收入,很高兴。
龙州县武德乡武德村板急屯村民黄庆勇表示租这块地来种植黑木耳,因为离家比较近,还可以打理一些副业,这个项目是县政府推下来菇业守边,我算了本账,利润其他方面还可以,所以我愿意在这里种植黑木耳,也不出去打工了。
2022年以来,龙州县立足边境村情,因地制宜,由县农业农村局携手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实施“菇业守边”行动,在 5 个边境乡镇发展食用菌合作种植项目,通过“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党员中心户+群众”的发展模式,鼓励合作社、村民利用庭院、楼顶、阳台、空房、闲置地块等区域发展食用菌种植,由企业负责统一提供菌棒、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销售、统一年底分红。通过实施“菇业守边”行动,龙州县2022年生产菌棒4000万棒,年产食用菌达1.8万吨,年销售收入1.9亿元,农户年均分红收入达1万元以上,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人均月工资2500元以上。
目前,龙州县已在5个边境乡镇推广种植黑木耳近24万棒,预计到今年3月底可实现种植收入36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既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拓展了边民产业增收创收的新路子,有效推进兴边富民、守边固边、强边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