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桃孔村村民吴洪云正同妻子李艳仙在自家菌棚前采收羊肚菌,时下正值豌豆和羊肚菌丰收的时节,作为村医的李艳仙刚结束了值守任务就来地里帮忙。这对80后小夫妻的生活轨迹就是如今桃孔村“留守青年”的模板,也是桃孔村拓宽集体致富新渠道,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缩影。
“我父亲那一辈是从头干起,精神先富起来,现在争取把‘钱包’鼓起来。”吴洪云的父亲是村党支部副书记,受到党员父亲的影响,吴洪云毕业后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和妻子回到了村里务农,一直是村里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
桃孔村作为全国党员积分制管理的发源地,不断探索,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本地党员管理的流程。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抓手,推进全村党务工作,完善党员管理机制,将党员队伍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融入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
桃孔村在彝语里也叫做“松树林多的地方”,辖区大部分山林均适宜各种菌子生长,且村内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充足。桃孔村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时候立足自然气候优势和本村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了食用菌生产研发中心,一个集菌种培育、种植、销售、科普示范等为一体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依托食用菌生产研发中心,还建成了集垂钓、烧烤、餐饮、会务培训、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种植、采摘等休闲娱乐项目。
在村里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时候,吴洪云加入了种植示范基地,成为了一名工作人员。除了每月能有三千元的工资收入,他还积极向基地请来的专家技术能手学习种植技术,今年试着栽种了一亩羊肚菌,到收获时纯利润达到了一万元左右,“把技术学到手才是真本事。”吴洪云说道。
近年来,桃孔村积极探索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促农增收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