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8月9日,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长盛通江大酒店盛大开幕,会议旨在彰显通江银耳独特魅力,弘扬通江银耳文化,宣传推介通江银耳品牌,加快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共谋通江银耳产业振兴发展。
(开幕式现场)
(主持人谭青松)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天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四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同志、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强、巴中市副市长何金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徐小虎、中共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谭琦、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良栋出席开幕式并在前排就坐,开幕式由通江县委副书记、县长谭青松主持。
(李玉甫致辞)
开幕式上,中共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介绍了通江银耳的发展历史、营养价值、品牌打造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强调通江县始终坚定银耳文化自信,按照“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的思路,以“三产融合”为路径,坚持园区引领、全链发展、科技赋能、品牌提质,全力打造出了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
(李玉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在致辞中提到生态的核心是生物界,而通江县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样性,有自己独特的动植物品种,借助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加上当地政府对银耳产业的大力支持,使通江银耳成为中国银耳产业中的一张鲜亮名片。致辞中,他还从“三物融合”、充分利用当地生物多样性优势、延长银耳产业链条,建设特色银耳文化等方面就通江银耳今后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GregSeymour视频致辞)
国际蘑菇学会主席GregSeymour发来视频致辞,他提到,银耳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发展历史,作为一种众所周知的食用菌,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通江银耳是中国银耳人工栽培的发源地,近年来通江银耳在菌种研究、栽培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次会议的举办,为种植户、科研人员、加工企业、贸易商以及其他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共同探索发展之路的独特平台。
(徐小虎致辞)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徐小虎在致辞中提到银耳是我国特有的食用菌品种,发源于四川通江,通江银耳享有“耳中极品、菌中魁首”的美称,此次会议的举办,通过深入探讨通江银耳产业全链条各环节发展、充分交流,建立商业联系,探寻合作机会,以不断推动通江银耳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谭琦致辞)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在致辞中提到通江县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得天独厚的银耳资源,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通江银耳,此外,她表示,进入新时代,通江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小木耳、大产业”重要指示,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促进银耳产业转型升级。
(郭良栋致辞)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在致辞中提到,银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以色白如银,形如人耳得名。通江县作为中国银耳之乡,银耳历史悠久,发轫于盛唐,食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是清廷御膳之珍馐,近年来,在通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江银耳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获得诸多荣誉,而通过此次会议,云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话通江银耳产业发展,以开放的思路、广泛的交流,集聚各界智慧,为通江银耳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推动中国银耳产业迈上新台阶做出贡献。
(授牌仪式)
致辞结束后,李玉院士向通江县授牌。
(启幕现场)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菌物学会、通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江县银耳协会主办,通江嘉祐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承办,活动期间设置有主体会议、展览展示、产业观摩及商务洽谈等环节,活动持续至1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