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商洛,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仅2023年上半年,全市发展木耳1.26亿袋,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农产品。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气候温和湿润,林木资源和野生食用菌种资源丰富,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创造了“地利”环境。
近年来,商洛市将“小木耳,大产业”式特色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市首位农业产业,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实现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在商洛市山阳县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智能温控菇房内,一朵朵海鲜菇在多次发酵、基料滋养下茁壮成长,经过工人们小心采摘,直奔各大城市餐桌。
“我们海鲜菇通体洁白如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富含18种氨基酸,市场需求量很大。”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工作人员武晴晴介绍,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是一家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种植、研发、培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现已建成了6000万袋菌袋自动化生产区、年产1200万袋海鲜菇工厂化生产区、和年产1000吨食用菌产品深加工包装区。
“通过工厂化生产模式,我们一年四季都有可售食用菌,日采收量可达25吨。近期海鲜菇的价格可以卖4-5元一斤,供不应求。”技术总监黄国灿说。目前,产业园带动全县发展经营主体121家,发展食用菌8000万袋,实现综合产值16亿元,1.89万户农户镶嵌在食用菌产业链上。
在商洛市的重点培育下,全市像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一样的龙头企业已有20余家,已开发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41类140种。商洛市食用菌产业进入以功能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农业3.0时代。
据了解,商洛市现累计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653个、设施大棚3.7万个、建成标准化菌包生产线63条、全程工厂化生产企业24家,其中2023年新建生产基地54个、设施大棚1072个、标准化菌包生产线1条、全程工厂化生产企业1家。
截至8月份,全市发展食用菌4.57亿袋、鲜品产量27.5万吨,一产产值22.9亿元,二产产值达到24.36亿元,三产产值11.852亿元。
如今,“小木耳,大产业”式特色食用菌产业在商洛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