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节,武定县发窝乡群众上山拣拾野生菌出售增加收入。今年1000余名农户在拣拾野生菌从中受益,户均增收5000余元,野生菌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我们夫妻两个从早上5点多就起床,打着电筒到山林里拣拾各种菌子,拣到10点左右回家归类。收购商来到村子里收购,高的时候有1000多元,少的时候200元,每一年拾菌的收入都在3万至5万元。”插甸镇增益村委会中村村民小组杨正昌边跟顾客讲价钱边介绍。
环州乡荞山村委会林地面积44824.5亩。其中,国有林9735亩,荞山村人均林地63.4亩。森林覆盖率达92.64%,平均海拔2456米,年平均气温14.5度,具有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和土壤,每年5月至10月香菇、木耳、牛肝菌、松茸、鸡枞、青头菌等野生菌破土而出,全村野生菌产量常年稳定在80余吨。其中,松茸产量10吨、牛肝菌产量50吨、其他野生菌20吨,收入约450万元,人均野生菌收入超6000元。
大量的野生菌收获期,武定县环州、白路、高桥、猫街、插甸、发窝等12个乡(镇)大多数农户充分利用农闲时节,纷纷走出家门,上山拾菌,经过分类挑选后,拿到集镇、公路沿线、县城农贸市场出售。
每天早上八九点和下午三四点,走进老108国道线、长己公路、白环线随处都能看到卖菌、收菌的人群,讨价还价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县城各个农贸市场都可见到售卖野生菌的农户,提篓、背篓、塑料筐、塑料袋里装满了各种野生菌。买菌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收菌的商贩也先后赶到,集镇、县城农贸市场变得热闹起来。
“我收购野生菌已经十多年了,主要供给县城三家酒店和昆明等外地客商,每年都是固定在插甸、康照这一条线,到路边、村子里收购,和这些经常拣拾野生菌的农户们都是老熟人了。每天都能收购新鲜野生菌50公斤至70公斤,收购的价格高低不等,农户卖菌子的收入多的有3万多元,少的有5000多元。”收菌子的客商老王介绍,“有时供货酒店和餐馆要不完时,还分类处理后及时销往昆明、攀枝花等城市。”
为保护森林资源,武定县按照“合理采摘、保护植被、杜绝森林火灾”的要求,由县、乡林业部门牵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病虫防治等,每天组织专职护林员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巡防,对进入林区采摘野生菌的农户,统一设置火源检查站点,强化护林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杜绝森林火灾事故发生。(李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