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产业信息集锦:2023年前8个月我国食用菌及制品累计出口21.64亿美元;欧盟修订食用菌中镉、咪鲜胺限量;农作物品种命名有新要求


    【发布日期】:2023-11-04  【来源】:食药用菌杂志
    【核心提示】:产业信息集锦:2023年前8个月我国食用菌及制品累计出口21.64亿美元;欧盟修订食用菌中镉、咪鲜胺限量;农作物品种命名有新要求

    出口贸易

    2023年前8个月,我国食用菌及制品累计出口21.64亿美元,同比增长7.56%

    据我国海关统计,2023年前8个月,我国食用菌及制品累计出口21.64亿美元,同比增长7.56%;出口数量为38.49万吨,同比增长7.45%。

    市场方面,我国食用菌及制品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新加坡、白俄罗斯,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额的82.5%。其中,中国香港出口额最高,为6.46亿美元,占比29.85%。(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2023年第一、二季度我国共有104批次食用菌出口产品被扣留(召回)

    根据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食品伙伴网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提供的数据,2023年第一、二季度我国共有104批次食用菌产品被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扣留(召回)。

    其中,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共扣留88批次产品,涉及产品种类包括木耳、蘑菇、香菇金针菇、海鲜菇等。韩国共扣留12批次产品,涉及产品种类包括木耳、灵芝、鲜脆黑木耳、炒金针菇、茯苓提取粉、干燥香菇茎、干灵芝、银耳、冬虫夏草清炖材料等。日本厚生劳动省共扣留3批次产品,涉及产品种类为水煮蘑菇、干燥木耳、干燥香菇。欧盟食品和饲料委员会召回我国食用菌产品1批次,涉及产品为干黑木耳。(云南省食用菌协会微信公众号)

    欧盟修订食用菌中镉、咪鲜胺限量标准

    2023年7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23/1510号条例正式生效。该条例(条目3.2.9)修订了镉在栽培食用菌中的最大限量,修订后镉的限量标准为:

    2023年8月30日,欧州食品安全局发布10.2903/j.efsa.2023.8231号文件,拟修订栽培食用菌中咪鲜胺(prochloraz)的最大残留限量,由原3 mg/kg修订为1.4 mg/kg。该修订将在欧盟公报发布后正式生效。(食品伙伴网;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规范标准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农作物品种命名及来源亲本组合表述要求的通知

    通知要求:一、严格确保品种名称唯一性,一个农业植物品种只能使用一个中文名称,在先使用的品种名称具有优先性,不能再使用其他的品种名称对同一品种进行命名。两个以上品种以同一名称提出相关申请的,名称授予先申请的品种,后申请的应当重新命名;同日申请的,名称授予先完成培育的品种,后完成培育的应当重新命名。同一植物品种在申请新品种保护、品种审定、品种登记以及后续推广销售时只能使用同一个名称。二、通知印发之日(2023年10月20日)起,新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国家级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的,申请前申请者应登陆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农业植物品种名称检索系统(http://202.127.42.178:4000/)进行查询,确保名称不重复。三、规范表述品种来源亲本组合。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国家级和省级品种审定、品种登记时,其亲本组合按照《农作物品种来源亲本组合表述要求》(附件)进行规范表述,确保品种信息的统一性,方便品种管理和查询。附件中首次明确了基因编辑品种命名要求:

    (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微信号;网易微信号)

    研究进展

    灵芝β-葡寡糖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加工团队研究揭示了灵芝β-葡聚糖及其微波降解产物β-葡寡糖的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及作用机制。灵芝β-葡聚糖及β-葡寡糖均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肠道免疫、改善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SCFAs)代谢等途径来发挥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C)症状的功效,且通过微波降解得到的灵芝β-葡寡糖活性更优,该研究为灵芝β-葡聚糖及低聚合度β-葡寡糖在预防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1区TOP,IF:8.2)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6351)。(漫步菇道微信号2023-09-04)

    多组学分析揭示桑黄多糖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吉林大学王迪教授团队在桑黄对结直肠癌(CRC)的治疗潜力和作用机制研究上取得进展,证实桑黄多糖(SVP-A-1)具有抗结直肠癌作用,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具有极佳的潜力。相关成果以“The involvement of Th1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purified polysaccharide from Sanghuangporus vaninii in colorectal cancer via multi-omics analysis”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上(论文链接:DOI: 10.1016/j.ijbiomac.2023.123927)。(最入蘑道微信号2023-04-09)

    研究显示银耳多糖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诱导B16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银耳多糖(TF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研究团队通过建立体外共培养体系(B16黑色素瘤细胞与RAW 264.7巨噬细胞样细胞),探讨TFPS的潜在抗肿瘤机制,结果显示,TFPS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M1极化发挥抗肿瘤活性,提示TFPS可能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用于癌症治疗。相关成果以“Tremella fuciformis Polysaccharide Induces Apoptosis of B16 Melanoma Cells via Promoting the M1 Polarization of Macrophages”发表在“Molecules”《分子》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molecules28104018)。(菌物健康微信号2023-10-26)

    人物

    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突出贡献奖”

    10月24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上,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焱荣获“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和单杨院士为其颁奖。

    李明焱曾是科研单位的一名优秀骨干,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作为一名由科研人员转身的优秀企业家,李明焱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优秀的实践成果,将传统食养文化发扬光大,打造了食药物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

    此次大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7家单位共同承办。(新浪财经网2023-10-26)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