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闽赣交界武夷山脉北段,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公园内自然环境多样,真菌种类繁多。
武夷山玉女峰 曾念开 / 摄
今年暑假,研究组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另类”的牛肝菌,为什么说它“另类”呢? 不同于大多数牛肝菌科真菌子实层体呈菌管状,该牛肝菌的子实层体为菌褶状。经鉴定,它是研究组2021年在湖南莽山发表的新物种——厚壁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grossus N.K. Zeng, L.L. Wu & P. Zhang。其种加词“grossus”是指该种囊状体的细胞壁比较厚(达2微米)。这是厚壁褶孔牛肝菌首次现身武夷山国家公园,是福建的新记录种。此外,在中国的云南、海南等地也可发现它的踪迹。
厚壁褶孔牛肝菌的子实体 曾念开 / 摄
如上所述,厚壁褶孔牛肝菌除了囊状体的细胞壁比较厚之外,它的菌盖为褐色至黑褐色;菌柄密被浅褐色、褐色至红褐色的鳞片;菌肉、子实层体触摸后均不变色;扫描电镜下可看到担孢子具有杆菌状纹饰;菌盖表皮由膨大的菌丝构成。在生态上,该种可与壳斗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此外,它和其他褶孔牛肝菌属真菌一样,是可食的。
厚壁褶孔牛肝菌的子实体 曾念开 / 摄
参考文献:
Wu LL, Liang ZQ, Su MS, et al. 2021. Updated taxonomy of Chinese Phylloporus (Boletaceae, Boletales): six new taxa and four redescribed species. Mycological Progress 20: 1243–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