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刘畈村和怀宁县新合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培育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小木耳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走进怀宁县江镇镇新合村黑木耳产业园,一排排菌包整齐悬挂,黑木耳破袋而出,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木耳。
“我今年种植了5万棒(木耳),一个棒干木耳2两左右,效益很好。”怀宁县江镇镇新合村村民 邵祝云说到。
新合村地处大雄山区,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菌类生长,2016年,村两委在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后,决定发展木耳产业,投资400多万元,建基地、造厂房,并通过实施“村与村”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村集体与村民”“村与村干”利益联结机制,将全村43户脱贫户镶嵌在木耳产业链上。
怀宁县江镇镇新合村驻村工作队队长 吴庆生表示2022年,全村26户脱贫户入股分红4.2万元,户均1625元,带动41户脱贫户和2户边缘户享受资产收益分红6.2万元,户均1441元。提供20个就业岗位,发放务工工资28万元,其中脱贫户11人在基地长期务工,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新合村还运用“互联网+”,畅通木耳网络销售渠道。截至2022年底,新合村木耳、香菇累计销售16吨,收入超200万元。
太湖县刘畈乡刘畈村的黑木耳基地也迎来了丰收季。刘畈村地处大别山深处,山高林密。2021年,村两委决定利用四面环山、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条件,发展黑木耳特色种植。借助省委组织部帮扶的契机,当年底,刘畈村整合相关项目资金20多万元,流转15亩土地,种植了5万多棒黑木耳,并定期邀请省级农业技术专家上门指导。
“ 你看我的木耳长的多好,又大又肥,大丰收,每天在这里都很开心,一天100块钱,一个月能赚两三千块钱”。太湖县刘畈乡刘畈村村民 胡梅红说到。
今年,刘畈村探索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黑木耳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注册申请了“太美刘畈”大别山黑木耳商标,并通过合肥农贸市场和网络商城,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黑木耳产业正成为刘畈村极具潜力的特色产业。
安徽省委组织部派驻太湖县刘畈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吴伟说到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同比增长54.9%,今年预计继续增长,应该能达到将近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