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查收!寒潮天气下,食用菌生产六大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3-12-04 【来源】:第一农经
【核心提示】:近日,我国多地迎来寒潮降温天气,对食用菌等种植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防寒应对措施尤为重要,建议食用菌生产者做好以下工作(以香菇为例):
近日,我国多地迎来寒潮降温天气,对食用菌等种植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采取必要的防寒应对措施尤为重要,建议食用菌生产者做好以下工作(以香菇为例):加固大棚骨架,关好防风口和进出口,紧固好压膜线。若遇降雪,雪停后应及时清理棚膜上的积雪,同时把温室前口底部的积雪清理干净,防止卷杆断裂。及时清理排水沟,及时将降雨或融化的积雪排出。及时移除大棚的遮阳网,注意检查菇棚的棚膜,发现破损及时修补。白天靠阳光的照射及菌丝自身的生物热量来保持菇棚内的温度,晚上棚外可加盖草苫防冻防霜。正在发菌的菌棒要密集摆放并加盖塑料膜保温,停止通风,减少散热时间。简易大棚要在菌棒上加覆盖物,提高保温能力,将温度调整至香菇最适合生长温度。立即采收符合采摘标准或即将符合标准的香菇。幼菇期要停止喷水,尽量保持菇蕾干爽,防止喷水加低温造成菇蕾发生病害或死亡,同时要密闭棚室,蓄热保温。对应补水的菌棒,在补水前敞开棚门通风3~4天,补水时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喷水的原则:喷雾状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通风换气应掌握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时间10分钟~20分钟。若香菇菌棒受冻,会导致菌棒内的菌丝体受到挫伤,应根据实际情况立即停止喷水,并及时采用加温措施,使菌丝体尽快恢复正常的生长,如采用蒸汽或加温物加温等。及时清理积雪,并做好杀菌工作,避免菌棒因受冻菌丝长势弱,导致病虫害的侵袭。受冻的菌棒,如菇蕾被冻,要及时采摘,晾晒5~7天,促使菌丝恢复。延伸阅读:如何防止香菇幼蕾冬季受冻?
割口后刚从菌袋中放出的香菇幼蕾最怕受冻,如果气温降至5℃以下,持续几天就会导致菇蕾发软死亡;如果温度低于0℃,菇蕾更易被冻死,更应注意菇棚增温保温。一是将覆盖在菇棚上的农膜封严扎实,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热量散失;二是在菇棚外加盖农膜、草帘、遮阳网等覆盖物;三是在菇棚下侧增设裙膜;四是在菇棚的迎风面用玉米秸、芦苇秆等搭建防风障阻挡寒风;五是及时采取加温措施,有条件的可以将生物质炉移至菇棚内加温;六是尽量减少进出菇棚的次数;七是在大雪过后及时清除棚面的积雪。但加温时要注意,尽量使菇棚内温度均匀地保持在15℃左右,以不超过20℃为宜。棚内局部温度过高,也会导致菇蕾黄化死亡。香菇幼蕾除怕冻外还特别怕干,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过低容易引起菇蕾死亡。冬季在菇棚内加温,很容易造成棚内空气过于干燥,因此在增温同时,应注意保持棚内湿度适宜。一是可以向棚内空间喷水增加湿度;二是可以利用加温产生的水蒸气给菇棚增加湿度。香菇幼蕾还怕风吹,寒风直接袭击菇蕾更易导致其死亡。因此,寒潮来临时要增设防风障,封闭薄膜,堵塞缝隙,同时避免频繁打开菇棚,防止寒风侵入棚内。如果需要通风换气,必须在无风的时候进行,且在短时揭膜通风后及时关闭薄膜,保持棚内环境稳定适宜。寒潮来临时在棚内加温,必须将柴、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设法通过密闭的烟道排出棚外,否则有害气体在棚内积累会导致香菇幼蕾中毒死亡。另外,菇棚还要定期通风,将棚内集聚的有害气体排出,使菇蕾能健壮生长。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