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七届全国羊肚菌大会于2023年9月2-4日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举行,四川省林业科学院谭方河副研究员在报告环节作了题为《中国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最新进展及风险防控》的分享。
报告开始,谭方河研究员向我们概述了世界羊肚菌商业化栽培技术发展历程,随后介绍了中国羊肚菌外营养袋技术的发展历史,他提到,早期羊肚菌人工栽培遇到了一些重大困难,例如种类上,不是所有种类都好驯化,菌根类型、兼性寄生类型驯化难度极大,部分腐生羊肚菌也不好栽培;生活史上,早期对羊肚菌生活史的方方面面认知不足,在对羊肚菌栽培探索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栽培不成功;营养上,常规担子菌栽培的营养保障方式对羊肚菌效果不大,栽培产量很难突破,这些问题都成为羊肚菌人工栽培特别是室外栽培难以达到商业化水平的阻碍因素。
对比南北方羊肚菌栽培的自然条件,他表示,北方设施多、窗口期长。空气相对湿度小,区域气候相似,土壤相对单一;南方则表现在设施偏少、窗口期短,空气相对湿度偏大,小气候多样化,土壤多元化。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必须设施化,都需要提高营养水平、土壤要干净。
“优质品种是基础,过硬技术是桥梁,而外营养袋是羊肚菌高产栽培的关键。”讲到羊肚菌外营养袋栽培技术关键要素关系,他说到,根据实践,北方每亩放置营养包4千斤-6千斤;南方放置3千斤-4千斤左右,均可以获得预期的高效产出。而作为一项包含了多个关键性流程的系统性工程,羊肚菌栽培每个环节都必须执行到位并产生预期效果,过硬技术是羊肚菌栽培成功之桥梁。
提到羊肚菌播种成功应注意的事项,他讲到,首先是优质菌种。应采用优良品种、高质量培养,适龄播种。其次是播种时机。土壤表土层温度在16摄氏度之下,未来一周内气温最高温度18摄氏度以下。然后是土壤标准。物理性状好,酸碱度,干净(无病虫害)。最后是播种成功标志。菌丝粗壮有力、长势旺,白色,多数情况下一周左右集开始形成原基。此外谭方河研究员还介绍了催菇水时期把控。
报告最后,他还介绍了目前羊肚菌主要栽培种类的显著特征。
据悉,2023第七届全国羊肚菌大会由中国菌物学会、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主办,中国菌物学会羊肚菌产业分会、澄江市人民政府、玉溪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易菇网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贵州中科易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诸城市良工机械有限公司、山东菌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裕山食用菌机械有限公司参与协办,会期通过学术研讨、产业对接、参观考察等形式,促进羊肚菌产业创新与升级,引导羊肚菌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流合作,推动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