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热带农作物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刘义军博士及其团队的支持帮助下,桥头镇打造的首个食用菌产业试点基地初显成效,种植的姬菇迎来了第一批采收,驻镇工作队会同镇农办、桥头社区,在坪山村食用菌试点产棚,开展首采活动。
走进坪山村姬菇种植试点,产棚内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菌包,清新的菌香扑鼻而来,一个个菌包里开出一朵朵绣球花,层层叠叠、鲜嫩饱满、长势喜人。菇棚内,驻镇工作队员陆明珠代表大家,用纤巧小手掐住菇根,轻轻一扭,带着喜悦微笑采摘下丰收成果。
现场采摘的姬菇粗壮均匀、鲜嫩肥厚、成簇相拥,每簇姬菇重量可达半斤以上,如此喜人的长势离不开日常每一个环节的精心照料。为保证温度和湿度,产棚选择了带有镂空窗户通风透气的房屋,提高了采光率、保证了温度,同时采用喷雾的形式给平菇提供水分。
据了解,乡村振兴驻英德市桥头镇工作队打造的“食用菌试点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出菇163斤,带动村集体增收1000元以上。姬菇生长过程中,刘义军博士每周多次在微信工作群远程指导,老村长陈伯红每天两次到菇棚浇水;驻镇工作队队长李政文和驻镇队员钟朝烦、陆明珠等人,基本上每天都到菇棚查看菌菇生长情况,其他队员和有关镇村干部每周会到菇棚查看。
食用菌种植生长周期短且见效快,技术难度较低,带来的收益可观,且采摘后的菌糠,经加工可以再次还田入土,成为农作物的有机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下一步,该驻镇工作队将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提高种植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