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指导下,光明网策划推出《国家公园守护者》系列融媒体报道,系列报道已于12月15日起正式上线,首篇报到讲述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曾辉和他的队员们在武夷山采集蘑菇的故事。
武夷山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2021年4月,武夷山国家公园全面启动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地调查工作,包括曾辉所长所在的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在内的2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自调查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曾辉所长和他所在的团队在两年多时间走了近2000公里路程,采集了1500多份样本,观察了8000多个蘑菇。“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截止到2022年,发现了17个新物种,我们大型真菌团队占了四分之一。”曾辉所长介绍到。
多年来,曾辉和团队一直致力于食用菌的调查和研究,截至目前,已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发现大型真菌新种4个,分别是多形油囊蘑、诸犍老伞、细脚小蘑菇和武夷山小蘑菇。这些发现,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记录的物种数量,不仅有助于了解武夷山地区的食用菌资源,也为发掘潜在的经济价值和提供生态服务打下了基础。
不止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像曾辉一样的“神奇物种发现者”还有许许多多。
上月中旬,历时两年拍摄完成的国内首部系统的、完整的生物多样性·菌物纪录片《菌生万物》在央视17频道播出,该纪录片讲述了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的生境生态、生生不息、多样奇幻,以菌物为叙事主体,通过采用点、线、面,系统的、全面的、递进的方式,缓缓揭开《菌物王国》的神秘面纱。
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是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是我国不同海拔、不同纬度上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代表地,更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基因宝库。纪录片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管理局为纪录片立项后,包括专业摄影师、国内知名菌物科研工作者以及纪录片撰稿人的摄制团队在百山祖园区内一扎就是两年。他们除了用镜头记录下隐秘在这片山林中的菌物外,还先后开展了大范围生物多样性调查3次、小范围调查18次。目前纪录片团队和专家团队陆续在百山祖园区发现新物种、中国新记录、浙江新记录,后续将陆续发表研究成果。
生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公园的建立,为包括菌类在内的珍稀生物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保护伞”,为物种栖息地质量改善,物种种群恢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更为科研人员发现新物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菌物、植物、动物共同组成了我们现在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体,菌物是生态系统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曾辉团队用脚步丈量土地,探寻菌物的故事,还是纪录片《菌物王国》创作团队深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的原始森林,揭开菌物王国的神秘面纱的故事,都为我们展现了他们怀揣对科学探索的无尽热忱,用自己独属的方式,守护菌物,守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