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您今天拉来的木耳是100斤,总共3000元,您数一数。”统一收购木耳的商贩将钱交到王奶奶手里。王奶奶边数钱边对记者说:“没想到自己也能挣这么多钱。”前半年,村干部动员王奶奶在家里的闲散土地上种植木耳,并义务上门给王奶奶铺地膜、栽菌棒。
今年以来,徽县榆树乡坚持将造血式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小庭院上做文章,动员群众扎实盘活闲置资源,利用自家院落等空闲区域,变“方寸地”为“产业园”,推动地栽木耳种植走进农户院中,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在发展庭院经济的同时,采取“集体带农户”引导发展,并积极争取奖补资金,对农户进行产业奖补,引进合作社,为村集体和农户统一提供菌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价格收购、保底价格(30元/斤)回收,实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连日来,在榆树乡石碑村活动室,乡上统一组织商贩前来收购,村民们把自家种的木耳拉来集中售卖。“今天我们共收购石碑、榆树两村27户群众1940.7斤木耳。”收购木耳的商贩说。
榆树乡驻村干部告诉记者,村民种植的木耳每斤按照30元的价格收购,每户平均增收2156.3元,木耳产业能带动村民增收,前景很好。
下一步,榆树乡将继续探索庭院经济联农带农发展新思路,拿出在产业上“绘图”、田园上“绣花”的精神,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伸产业链条,让庭院经济成为群众就近就业创业、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让农村方寸之地生金变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